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

题目

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些启示或触动?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第2题:

怎样才能了解佛陀的功德?对此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佛陀的悲心和五道十地的广大功德,应该看一看《释迦牟尼佛广传》等论典,佛于多生累劫中,为了众生发菩提心,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想象。至于佛陀的无上智慧,可依靠因明的推理来成立佛陀为量士夫。

第3题:

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 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象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第4题:

为什么说佛陀在转法轮的过程中,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了解这一点,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噶当派的教言中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谛法轮时,无常、苦、空、无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法转,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般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教诲道:“如来出世犹如昙花现世,你们以后要常观一切万法皆为无常。”说完之后,前往萨拉双树中间,以吉祥卧示现涅槃。《阿含经》中也记载,佛陀要接近涅槃时,跟弟子们说:“诸比丘,世间无一法可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寻求不生不灭、不病不死、无有恩爱别离的寂灭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理。”因此,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的最深教义。

第5题:

邪淫有哪些危害?你是否犯过邪淫?今后打算怎么办?《善生经》的教言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邪淫的危害:
1)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里,讲了邪淫的十二种危害:害天伦、害人节、害名节、害门风、害性命、害心术、害风俗、害阴骘、害名利、害寿命、害祖父、害妻子。邪淫之人既寄存器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而且世间护法神不会护持。
2)一不小心就容易违犯,尤其是和自己的妻子不注意也容易违犯。
3)身为在家人,应当从环境、时间的角度,了解邪淫的不同种类,然后将这些一并断除。
4)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通过《善生经》在这方面有了新的收获。

第6题: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主要依赖于什么?你打算如何观修?


正确答案: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只要依赖于转变意乐——观清净心。我们首先要懂得转变意乐,明白现在的所见所闻,全是清静刹土的游舞或显现,只是自己以无名烦恼不能照见,就像胆病患者把白色的海螺看成是黄色的一样。如果依靠善知识的教言,于一切威仪中观清净心,那密宗的见解自然而然会生起来。

第7题:

你在观修饿鬼的痛苦时,是如何观修的?你自己有哪些收获?


正确答案: 外障饿鬼身瘦肢细,数百年中连水的名称也没听过,恒受饥渴逼迫、他众损害,心不悦意。虽然看到大海与树林等,但赶到那里时,海已干、树已枯,甚至变成损害自己的兵器。
内障饿鬼腹大如盆地、嘴小似针眼,平时得不到任何饮食,即使得到一星半点,吞到肚中之后,也会变成火焰烧烂内脏,烟从口鼻中冒出。
每一特障饿鬼身上,都住着成群的小饿鬼,喝它的血,吃它的肉,因而十分痛苦。
我们一天没吃饭,或者一顿饭没有吃,饥饿的痛苦就难忍受,而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业力现前,正在感受饿鬼之苦,生不如死。为了救度它们脱离这种痛苦,也为了自己不转生于如此痛苦的饥饿界,我必须勤修正法。

第8题:

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可谓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火灾、洪水、毒害、地震、险地、野人、猛兽等死缘层出不穷,看看每天的新闻报纸,时时都在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威胁。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类自身的四大不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致使之因,如佛典中言,人类疾病有404种,魔障有8万种...可见,危害生命的死缘多之又多,而生缘却微乎其微,即便是人们视为生缘的衣食、药物,有时候也会成为死缘。
死缘又不定,而死亡之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故当好好修持解脱道。

第9题:

荣敦秋吉在圆寂前为弟子开示的教言,对你有哪些启示?你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藏地非常伟大的大成就者荣敦秋吉,临圆寂时给弟子留了两个教言:“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白天认真地闻思,晚上精进地修行。”说完便安详示寂了。法王如意宝对此经常引用,说:“在白天,你们要认认真真地辩论、讨论、听课、讲课,跟道友共同研讨佛法,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掏出自己的邪分别念进行剖析,以遣除一切恶念和疑惑;晚上比较清净时,要对闻思的内容进行观想。”这是传承上师的教言,我们也应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10题:

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对你的修行有哪些帮助?你今后打算怎么修持?


正确答案: 明白三恶趣的苦难后,应该了知,我们作为人的话,修行再差劲,也能制止自己的恶行。比如不杀生,有毅力的人就可以做得到;只要你信仰佛教,再差劲也可以每天念一百遍观音心咒。但作为旁生,即便能活上万年,却连一句观音心咒也没办法念。因此,要对恶趣众生生悲心,同时要好好修行。
我们作为修行人,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今生或前世一定积存了许多转生恶趣的罪业,所以现在务必要诚心诚意努力忏悔,将以往所造的恶业尽量忏净,立誓今后绝不再犯;并对恶趣中的有情生起强烈悲悯心,发愿将自己三世一切善根,回向给沦落恶趣的这些众生,但愿它们能早日脱离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