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喜爱安拉和他的使者的人?

题目

如何成为喜爱安拉和他的使者的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哈里发愿意是指继承人,当选为哈里发意味着继承了穆罕默德的政治、军事大权及安拉使者的地位。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心口合一,虔诚敬意笃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是安拉派遣给全人类、和精灵的使者。“穆圣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为报喜者,为警告者,为奉安拉之命而召人于安拉者,为灿烂的明灯。”(同盟军33:45、46)所以,我们必须虔信穆圣所传的一切以往的和将来的讯息、所制定的合法与非法的律例。对他的命令,心悦诚服,效法遵循;对他的禁律,严格戒除,不姑息越轨。奉行其生活制度,谨遵其圣行,不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抑或是幽居独处时;满意他的判断,自觉服从;因为服从穆圣,就是服从安拉;反对穆圣,就是反对安拉。穆圣是安拉的代言人,是传达安拉的命令的人。
穆圣完美了伊斯兰,完成了阐扬教化之重任,使众教生掌握了黑夜如白昼般光明的证据,除自我毁灭者外,人们都不会偏离正道,这时,安拉才使其死去。有关这个问题,托靠安拉,将另文详述。

第3题:

“伊斯兰”一词的意义是(  )

A.顺从安拉的意志
B.审判的日子即将来临
C.唯一的真理
D.安拉使者说的话

答案:A
解析:
“伊斯兰”为阿拉伯语,意为和平、皈依、顺服之意,即服从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意为服从安拉的人。所以。正确答案是A。

第4题:

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有什么证据?


正确答案: 安拉说:“安拉确已施恩于信士们,因为他曾在他们中派遣了一个同族的使者,对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并且熏陶他们,教授他们天经和智慧,…”(仪姆兰的家属3:164)又说:“你们本族中的使者确已来教化你们了,他不忍心见你们受痛苦,他渴望你们得正道,他慈爱信士们。”(忏悔9:128)又说:“安拉知道:你确是安拉的使者。”(伪信者63:1)

第5题:

安拉是否在《古兰经》里提及全部使者?


正确答案: 安拉启示我们众先知的历史中具有启迪、劝导、训戒,他说:“我确已派遣许多使者,他们中有我在以前已告诉你的,有我未告诉你的。”(妇女4:164)对每一位使者,我们都当深信不疑。经文详述的使者,我们应具体信仰;经文概述的使者,我们应总体信仰。

第6题:

伊斯兰教基本信条有信安拉、信天使()

  • A、信经典
  • B、信使者
  • C、信后世
  • D、信前定
  • E、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如何成为喜爱安拉和他的使者的人?


正确答案:你喜爱安拉和他的使者所喜爱的,就会成为喜爱他俩的人。

第8题:

每个穆斯林必须保持的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安拉在其经典里,用其使者的口吻及我们所知的他的德性告诉我们:的确安拉是喜爱行善者、敬畏者与坚忍者的,他喜悦哪些信道并干善功的人,而不喜爱不信道者和不义者,他不喜爱其仆人叛道、作恶。而上述的这一切都是安拉的意欲、意志,假若没有安拉的意欲,它就不会发生,因为安拉不意欲的事,不可能在其权柄中发生。安拉怎么会意欲他所不喜欢、不爱悦的事呢?


正确答案: 应该明白,经训中所述的“意欲”有两层意思:
一、前定的、一般性的意欲,此即安拉的一般性的意欲。这种意欲不一定与其爱憎有关系,它包括叛道与信道,顺从与违背,喜爱与憎恶,任何人都不外乎这种意欲,也无从逃避。如安拉说:“安拉欲使谁遵循正道,就使谁的心胸为伊斯兰而敞开;安拉欲使谁误入迷途,就使谁的心胸狭隘。”(牲畜6:125)“安拉要惩罚谁,你绝不能为谁干涉安拉一丝毫。这等人,安拉不欲洗涤他们的心。”(筵席5:41)
二、唯蒙安拉喜悦的人所独享的、特定的、信道的意欲,安拉据此命令与禁戒其仆民。如安拉说:“安拉意欲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黄牛2:185)“安拉欲为你们阐明礼仪,并指示你们先民的法程且赦宥你们,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妇女4:26)幸蒙安拉上一意欲者,才能获享这一意欲。所以,顺服的信士才享受一般性的与特定的双重意欲;犯罪作恶的人只得到一般性的意欲。
安拉召唤、引导其众仆寻求其喜悦,并应答他们中他所意欲者的祈求。安拉说:“安拉召人到平安的住宅,并引导其所欲引导的人走上正路。”(优努斯10:25)安拉广泛召唤,并引导他所意欲的人,“你的主,确是全知背离正道者的,也是全知遵循正道者的。”(星宿53:30)

第10题:

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有什么条件?如果没有这句,清真言的第一作证有效吗?


正确答案: 我们前面已提到:一个人只有宣读这两个作证词,才算是信奉伊斯兰教,而且这两个作证词是不可分割的,第一作证是第二作证的基础,同时,第二作证又是第一作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