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文字改革协会”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

题目

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文字改革协会”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下于1949年10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当选为常务理事会主席兼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主任。

  • A、胡乔木
  • B、吴玉章
  • C、马叙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1954年10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1月20日国务院任命()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 A、吴玉章
  • B、胡愈之
  • C、胡乔木

正确答案:A

第2题:

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后取消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第一种类型涉及面不广,不影响整个文字系统,也不严重影响阅读和书写,比较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表音文字.如越南的文字改革.将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第3题:

秦朝李斯主持的文字改革,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大篆

B.楷书

C.小篆

D.隶书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情况。


正确答案: 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第5题:

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于1953年10月1日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为()。

  • A、胡乔木
  • B、吴玉章
  • C、范文澜

正确答案:A

第6题:

人民政协是如何就文字改革问题进行协商的?


正确答案: 政协协商文字改革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汉字简化方案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协商。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后改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确定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汉字改革的方针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汉语拼音的字母形式则采用国际通过的拉丁字母并加以必要的补充。
1955年3月15日,全国政协举行报告会,请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作关于汉字简化问题的报告,文改会委员胡乔木作关于文字简化和改革问题的报告。3月22日,全国政协组织在京的委员、副秘书长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有关方面人士,分组座谈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与会人士认为,汉字简化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简化必须统一和法定化,以免随意造字,造成文字混乱。4月15日,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举行第五次会议,文改会副主任胡愈之报告各地讨论文字改革问题的情况。文改会吸收了政协委员的意见,对方案草案进行了修改。1956年1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第7题:

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文字的改革是使用文字的社会对记录本族语的文字体系所作的自觉的修改或变革。文字和语言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不同语言中这种不相适应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为了让文字更好地记录语言,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发展地趋向,必要时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整理和改革文字。
(1)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改进
文字的改进是指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前提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有些拼音文字字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读音,需要局部改进拼写方法,就像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美国英语,从书写形式上看,和英国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多读音都有异,这是美国对英语进行改进的结果;汉字的简化字也是一种改进。
(2)字母体系的改换
字母体系的改换是拼音文字范围内的改革,它一般不改变表音文字的性质,只是用一套字母代替另一套字母,由一种拼音文字改为另一种拼音文字。如日语和朝鲜语,原来是深受汉语的影响的,后来吸收拼音文字的长处,形成粘着语。
(3)文字制度的变化
象形表意文字体系和表音文字体系之间的更换是文字制度的变换,是最根本的改革。这种情况往往多是用表意文字改为表音文字,而且只要是改为音位文字。这类改革难度比较大,因为涉及到古代文献的转写和文化传统的保存问题。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从借于汉字的意音文字的字喃变为表音文字的拉丁字母。

第8题:

1961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成()

  • A、《汉语拼音方案》
  • B、中国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
  • C、《简化汲字总表》
  • D、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正确答案:C

第9题:

口语能否改革?书面语能否改革?文字能否改革?文字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其中有些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有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规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
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约定俗成”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例如一些生造的词语,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第10题:

李斯主持文字改革,以()作为规范性文字。


正确答案: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