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题目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上海,诞生地却在北京,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要抓住最佳时机,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工作后()

  • A、前一年
  • B、前五年
  • C、前七年
  • D、前十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

书院的发展轨迹。


参考答案:

(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
(2)书院的发展:
①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确立,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以显示出官学化的趋势;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象山、丽泽书院);
②元代,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控制增强,已经逐渐接近官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加强;
③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
④清代,书院教育的严重官学化;


第4题:

TRIMs协议所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期为()

  • A、三年
  • B、五年
  • C、七年
  • D、十年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述新中国电影史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对此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武训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在这场持续将近半年、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中,发表的各种批判文章数以百计。批判的内容,除了指责《武训传》犯了“歪曲人民革命历史”的“严重政治错误”,是“反现实主义”的作品外,还给武训本人戴上了“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三顶帽子。
影片的编导孙瑜、主演赵丹等主创人员遭受不公正的批评。孙瑜被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检讨文章。赵丹被停止工作多年,这场批判运动,还波及到私营厂出品的其他许多影片,其中被重点批判的有《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等。

第6题:

1933年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

  • A、中国电影协会
  • B、中国电影发展协会
  • C、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 D、电影创作协会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中国电影最早从欧美传入北京,诞生地却在上海,中国电影发展初期是以记录戏曲演出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

A环境的因素运动轨迹

B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C空间因素的运动轨迹


B

第9题:

下列对行政公文的成文日期表述规范的是()。

  • A、2007年10月26日
  • B、2007-10-26
  • C、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 D、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文学的历史教训。


正确答案: 首先,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乃至空前劫难,其根本原因便在于1949年以后“左”倾思潮愈演愈烈,终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正好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文艺界还是全社会,反“左”实际上是一项比反右更为长期、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的任务。
其次,文艺与政治虽不无联系,但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用政治方式乃至专政方式来解决文艺问题,是违反文艺规律的错误做法,其危害性极大。然而,这种风气并非肇始于“文革”,早在“十七年”间,甚至解放区文学时期便已有明显的体现。这种“精神内伤”的治疗途径,是彻底改变“文艺等同于政治”的观念,实事求是地按照文艺规律办事。
最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并取得法律的保障,才能免遭戕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