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学说是他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来的:()

题目

马克思的“人化的自然”学说是他在哪部著作中提出来的:()

  • A、《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 B、《资本论》
  • C、《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D、其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部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

A、《共产党宣言》

B、《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参考答案:C

第2题:

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

A:《艺境》

B:《谈艺录》

C:《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

D:《解释学与哲学》


参考答案:C

第3题:

马克思哪部著作又称为《巴黎手稿》()

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 《资本论》

C. 《共产党宣言》

D.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答案:A

第4题:

提出“自然的人化”这一美学思想的是()。

  • A、康德《判断力批判》
  • B、黑格尔《美学》
  • C、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D、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正确答案:C

第5题:

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就是()。

A自然自身的演变

B人改造对象世界的结果

C自然物的拟人化

D人类对自然界的再生产

E理念外化的产物


B,D

第6题:

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生产劳动是主客体的双向塑造-马克思自然人化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然人化”说展示出了这样一条美的实现的道路:自然—实践(人)—人—自然人化(美)。由此,自然、实践、人构成实践美学探讨的核心。而正是从这一核心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我们发现“自然人化”说的内在局限与矛盾。在自然、实践、人这三者中,实践是规定性的。所以,我们首先考察实践。在实践美学那里,实践不仅是人的起点,人与自然通过实践而从混沌中相互分离,人成为实践的人(主体),自然成为实践的对象(客体);而且也是美的起点,自在的自然在实践的作用下成为人化的自然—美。从而,实践不但规定了人,也规定了美,美是实践的产物。而实践本身不“等同于感官或语言活动”,也不是“包罗万象的主观活动”,而是“人类使用,制造工具改变物质世界的活动”。其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认为,“实践论所表达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即是“以生产力为标志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和改造”。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而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这种征服与改造的中心是“主体的人”,是人的目的与尺度。所以,自然人化无疑指向这样一种审美活动:以人自身为目的和尺度的主体性活动同时将人的目的和尺度运用到对象上,使对象属人的对象性活动。

第7题:

“三类分类法”是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


正确答案:E

第8题:

马克思在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神圣家族》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德意志意识形态》


参考答案:C

第9题: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在()一书中提出来的。

  • A、《国富论》
  • B、《道德情操论》
  • C、《论自由》
  • 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人化的概念是马克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正确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