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阅读过程应该注意().

题目

文学批评的阅读过程应该注意().

  • A、尊重于批评家的好恶
  • B、反省自己的心理状态
  • C、注意初感的印象
  • D、过细咀嚼、反复把玩
  • E、反复阅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学研究表明,评判性的阅读是一个要求很高且需要付出相当大耐性的阅读过程。在进行审慎评判的过程中,阅读者需要放缓阅读速度,并用手中的笔随时在文章中标记出需要注意的各项重点,从而使阅读内容很好地结合阅读者的读后感想以及相关结论和疑问。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者需要成为一个角色。
下列最能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A.评判性的阅读是一个缓慢、枯燥但十分必要的阅读过程
B.阅读者需要养成质疑所阅读的内容的习惯
C.评判性的阅读应该发生在我们每天的阅读过程之中
D.评判性的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并认真思考

答案:D
解析:
综合题干内容,评判性的阅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耐性,需要慢速阅读并在文章中标记重点,以此展现出读者的读后感以及相关结论和疑问。A项中的“枯燥”在题干中并未提及;B项偷换概念,题干中说的是“疑问”而非“质疑”;C项无中生有,题干并未说明要每天都进行评判性的阅读;D项指出评判性的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并认真思考,符合题干内容。故本题选D。

第2题:

根据读者在网上的阅读习惯,在编排网络新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①标题明确;标题要简单明了、直指主题。
②语言简练;文章要短小精干、一针见血。
③结构清晰。
④丰富的信息和深度报道相结合。

第3题:

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 A、媒体型
  • B、学者型
  • C、读者型
  • D、学院型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背离”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阅读过程、体验和理解
B.阅读评价要培养阅读兴趣、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
C.阅读不考虑阅读量,要看阅读面
D.阅读应该多角度、有创意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量都有相应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l00万字。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第7题:

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证文字的可阅读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文学批评文章的选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①对于批评家要判断作品是否具有可评性。所谓可评性是指,他对之有话可说,能就此说出别人没说过的新鲜的有创意的话。
②留意选择那些主题和题材有强烈现实意义、可能将要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为批评对象。
③选择哪些在文学的自身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选择艺术上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作品,作为批评对象。
④可以从否定意义上选择批评对象,即是说,选择思想上错误的对社会有害的作品,艺术上拙劣的作品为对象。
⑤选题还需要考虑批评家本人的主观条件,他的艺术修养、生活积累、他的驾驭能力,在确定选题时要对客观需求与主观能力进行全面估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弱点。

第9题:

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