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题目

简述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的社会救助观念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 A、儒家大同思想
  • B、墨家兼爱思想
  • C、法家的实利思想
  • D、佛教的社会福利思想
  • E、基督博爱的福利思想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社会思想史的研究在于揭示各种新概念、新学说的形成理论和展开线索,在于对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根据和演化逻辑的清理,在于对那些具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不同学术流派进行比较分析;而学科活动史(或者称学科发展史)主要通过人物生平、社会事件、机构兴衰、学术队伍和学科地位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来,重在记录事件和回忆过程。因此,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要从中国远古时代的贤哲对中国社会的看法说起,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只是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研究活动开始。

第3题:

简述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
(1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给英国;(1分)赔款2100万元;(1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1分)与英国协定关税;(1分)让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1分)。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的任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第5题:

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1)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第6题:

简述市场转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倪志伟针对市场转型的社会分层机制提出三个命题:
①市场权力命题;
②市场刺激命题;
③市场机制命题。
2)还有一些观点认为:
①从分层标准来看,再分配制度的持续存在使得政治权力仍然是处于市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重要标准。
②从占据社会阶层结构中具体位置的人来看,今天占据了社会精英位置的人仍然是那些在再分配体制中拥有权力的集团,市场转型的结果并不是精英循环,而是精英再生。
③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来看,政治权力本身便渗透于市场经济中,两者是一体存在,因此政治权力与政治结构的延续性对社会分层具有重要作用。

第7题:

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正确答案: (1)法是治国之本,是核心法是臣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行法要有刑有赏,不分亲疏贵贱,都要遵守法,有司法平等的思想萌芽,法有刑赏两手。
(2)以术为保证,法于术不可分离韩非认为,只讲法不讲术是片面的,商鞅治理秦国,虽有法使之富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另一方面,只讲术不讲法也是片面的,不讲法不能威慑群臣,不讲术不能分辨忠奸。
(3)只讲法术,不讲势也不行,离开势,法和术都是空话韩非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法为核心,以势为前提,以术为保证,三者互为条件,相互补充。
(4)韩非否认道的作用儒家主张仁政,强调一直夸大道德的政治作用,具有道德决定论的倾向,法家则与此相反,他们提倡法治,对于法的作用强调的无以复加,把法与徳对立起来,否定道德的作用,甚至否定道德的存在。

第8题:

简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救灾救荒思想。
(2)重民与济贫思想。
(3)安老怀少思想。
(4)残疾人福利思想。
(5)妇女福利思想。
(6)社会优抚与社会教化思想。

第9题:

简述厘金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正确答案: 厘金是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对商人运输销售商品过程中开征的税收项目。其主要内容:
(1)创办时间:1853年9月,江北大营左副都御使雷以缄在扬州仙女庙等为筹集军需,劝各大米商捐米助剿,后又向商人开征商品流通税,因每两抽一两,故称厘金。1854年,钦差大臣胜保奏请将此法推广到全国。1855年清政府下令将厘金通行全国。1932,国民党政府下令将厘金税裁撤,并入统税。
(2)按其征收方法有两种:一为活厘,又名行厘;一名板厘,又称坐厘。前者为商品通过税,后者为商品交易税。税率起初规定为“值百抽一”,故为厘金。后来,其征收标准各地不一。有的征3%;有的征5%;还有的征10%。
(3)厘金的作用:弊大于利厘金是清政府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开征的一个新税种,对当时社会经济起了相当大的破坏作用。如阻碍商品的流通;加重人民的负担;分割国内市场等。太平天国被镇压后,许多官员、商民呼吁裁撤厘金,都未成功。直到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将厘金纳入统税范围征收。

第10题:

简述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研究方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导方法,二是技术性方法。
指导性方法最基本的主要有:要历史地看问题;要阶级地看问题;要逻辑地看问题。技术性方法主要有区域法、阶段法、学派法、阶层法、群体法、人物法、著作法、观念法、民族法、比较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