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与[陶克陶之歌]一样,是围绕着()问题,蒙古族人民与

题目

[嘎达梅林]与[陶克陶之歌]一样,是围绕着()问题,蒙古族人民与军阀和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王公殊死斗争的真实写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藏族——《格萨尔王传》
B.蒙古族——《江格尔》
C.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D.满族——《嘎达梅林》

答案:D
解析: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A项正确。《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B项正确。《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C项正确。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是科尔沁草原人民为了纪念用生命保卫家园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而创作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D项错误。

第2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1)播放藏族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视频。

(2)通过赏析视频画面中壮丽的草原风光,将同学们的思绪引领到蒙古草原。

2.学唱《嘎达梅林》

播放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视频。

简述腾格尔的艺术经历和经典作品。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音频材料

简述腾格尔创作和演唱《天堂》的背景:认识马头琴。

4.欣赏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音频材料,介绍呼麦的特点;听辨乐队中的马头琴的音色。

5.竖笛演奏《嘎达梅林》——全班齐奏

6. 课堂总结(略)

附:谱例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唱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第3题:

《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


答案:蒙古族

第4题:

《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

  • A、维吾尔族
  • B、哈萨克族
  • C、蒙古族
  • D、达斡尔

正确答案:C

第5题: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哪,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这首颂歌充分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


正确答案:嘎达梅林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运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答案:
解析:
我对此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看法: (1)此教学设计没有教学重难点,可以设置为:
教学重点:学唱并欣赏蒙古族民歌,认识马头琴音色。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蒙古民歌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2)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清晰、合理。三维目标的设定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排在首位,其次是过程与方法,最后是知识与技能。从目标设定的顺序上可以看到音乐教学的特质.也就是说无论是新授课、欣赏课还是综合课,情感性占主要地位。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在导入环节,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在欣赏体验的环节,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环节老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蒙古族音乐的理解。这说明老师在课前也是下足了功夫,但是有一些环节还是有一些问题:
①缺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马头琴音色。教学难点是培养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②教学过程环节。学唱《嘎达梅林》环节过于简洁,应该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去设计怎么学唱的。例如,播放完腾格尔演唱的视频.可以再设计以下类似的环节:唱谱一带节奏念歌词一跟着钢琴伴奏演唱.这样才算学会了这首作品。

竖笛演奏《嘎达梅林》可以放到学唱环节后面,因为这样会加深学生对《嘎达梅林》的印象及对这首作品更深入的了解。

③巩固与提高环节。先集体演唱一遍,再去欣赏蒙古族其他的一些作品,例如:《天堂》以及“杭盖”演唱的《轮回》,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

④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不符。教学内容中提到欣赏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但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中始终没有涉及对《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的欣赏或讲解。应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加入对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欣赏环节。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欣赏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体会其音乐线条的变化,伴奏乐器的音色等。

第7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初中编创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
长音的保持。
教学过程:
(一)欢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一一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播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一、二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视唱三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四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6.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
二组:蒙古族的待客习俗,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古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大会等)(介绍完后,一个学生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



答案:
解析:
(1)优点:本教学课例较为完整,教学过程非常充实。主要采用讨论法与视唱法的教学手段。这是一节唱歌课,学生在一节课当中不但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更广泛地了解了蒙古族。在导人环节通过大屏幕展示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到蒙古草原来;通过讲解蒙古族的特征,引出“嘎达梅林”;电影片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演唱时的情绪;进而学唱歌曲,解决难点;接着分组讨论、展示。给学生主动参与及表现自己的机会;最后通过以上各种活动,学生能更很好地演唱歌曲;在巩固与提高环节,通过学生用口风琴吹奏这首歌曲来展示器乐教学。从整体来看,本教学课例能够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篇不错的教学课例。
(2)缺点: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要分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本课没有区分开,且教学目标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第8题:

[陶克陶之歌]是一首民国以后广为流传的()歌曲。


参考答案:民间叙事

第9题:

《嘎达梅林》是()的叙事歌曲。


正确答案:蒙古族

第10题:

《嘎达梅林》原是哪个民族歌颂民族英雄的民歌()。

  • A、蒙古族
  • B、哈萨克族
  • C、白族
  • D、侗族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