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嘎达梅林》是一首()

题目

歌曲《嘎达梅林》是一首()

  • A、蒙古族民歌
  • B、朝鲜族民歌
  • C、新疆民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歌曲中属于维吾尔族民歌的是()。

A.《阿玛勒火》
B.《阿拉木汗》
C.《阿细跳月》
D.《嘎达梅林》

答案:B
解析:
维吾尔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维吾尔族民歌有《阿拉木汗》《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送我一朵玫瑰花》等。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第2题:

下列属于民间歌曲的是()。


A.《绣荷包》
B.《走西口》
C.《康定情歌》
D.《孟姜女》
E.《梅花三弄》
F《嘎达梅林》

答案:A,B,C,D,E
解析:
《梅花三弄》 古琴曲。是属于民族器乐独奏曲,所以不是民间歌曲的。

第3题:

《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


答案:蒙古族

第4题:

《嘎达梅林》是()的叙事歌曲。


正确答案:蒙古族

第5题:

下列歌曲中与上题歌曲属于同一民族的是()

  • A、《沂蒙山小调》
  • B、《上去高山望平川》
  • C、《嘎达梅林》
  • 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正确答案:C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1)播放藏族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视频。

(2)通过赏析视频画面中壮丽的草原风光,将同学们的思绪引领到蒙古草原。

2.学唱《嘎达梅林》

播放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视频。

简述腾格尔的艺术经历和经典作品。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音频材料

简述腾格尔创作和演唱《天堂》的背景:认识马头琴。

4.欣赏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音频材料,介绍呼麦的特点;听辨乐队中的马头琴的音色。

5.竖笛演奏《嘎达梅林》——全班齐奏

6. 课堂总结(略)

附:谱例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唱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第7题:

嘎达梅林ɡü dá mãi lín


正确答案: 蒙古族民间叙事长诗。取材于1929年内蒙古爆发的嘎达梅林起义的历史事件。描写嘎达梅林和妻子牡丹领导牧民起义,反对蒙古王公勾结军阀残酷压迫人民,最后壮烈牺牲的斗争事迹。作品以说唱形式叙事、抒情,刻画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第8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嘎达梅林》。
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
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
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
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
3.学会运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答案:
解析:
我对此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看法: (1)此教学设计没有教学重难点,可以设置为:
教学重点:学唱并欣赏蒙古族民歌,认识马头琴音色。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蒙古民歌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2)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清晰、合理。三维目标的设定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排在首位,其次是过程与方法,最后是知识与技能。从目标设定的顺序上可以看到音乐教学的特质.也就是说无论是新授课、欣赏课还是综合课,情感性占主要地位。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在导入环节,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在欣赏体验的环节,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环节老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蒙古族音乐的理解。这说明老师在课前也是下足了功夫,但是有一些环节还是有一些问题:
①缺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马头琴音色。教学难点是培养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②教学过程环节。学唱《嘎达梅林》环节过于简洁,应该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去设计怎么学唱的。例如,播放完腾格尔演唱的视频.可以再设计以下类似的环节:唱谱一带节奏念歌词一跟着钢琴伴奏演唱.这样才算学会了这首作品。

竖笛演奏《嘎达梅林》可以放到学唱环节后面,因为这样会加深学生对《嘎达梅林》的印象及对这首作品更深入的了解。

③巩固与提高环节。先集体演唱一遍,再去欣赏蒙古族其他的一些作品,例如:《天堂》以及“杭盖”演唱的《轮回》,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理解。

④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不符。教学内容中提到欣赏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但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中始终没有涉及对《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的欣赏或讲解。应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加入对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欣赏环节。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欣赏歌曲《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体会其音乐线条的变化,伴奏乐器的音色等。

第9题:

《嘎达梅林》是()族叙事歌曲,属于短调歌曲。

  • A、藏
  • B、内蒙古
  • C、新疆维吾尔
  • D、汉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

  • A、维吾尔族
  • B、哈萨克族
  • C、蒙古族
  • D、达斡尔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