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之争

题目

府院之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京,演出12天复辟丑剧的人是()。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勋

D.吴佩孚


参考答案:C

第2题: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B.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段棋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
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免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天津,扬言要另立政府。

第3题:

元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为( )。

A.宗人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内务府


正确答案:B
解析:宗人府主要是清朝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统领吐蕃地区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构。立法院是清朝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内务府是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因此答案选B。

第4题:

“府院之争”实质上反映了()

  • A、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
  • B、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 C、日本和沙俄之间的矛盾
  • D、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

第5题:

府院之争的导火索是中国的“()”问题。


正确答案:参战

第6题:

“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答案:D
解析:
A项是“府院之争”的性质;B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府院之争”的激化没有多大的关系;C项是“府院之争”的焦点,是其激化的具体表现,是“府院之争”的内容,它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的东西。D项体现的才是实质。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故选D项。

第7题: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B.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C.参加一战以获取日本的贷款
D.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府院之争”中,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A.加强中立国力量

B.抵制皖系势力

C.扶植黎元洪当总统

D.防止日本独霸中国


参考答案:D

第9题:

1917年,由于各自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益的冲突,民国政府发生了黎元洪、张勋两人出面主演的“府院之争”。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 B、北庭都护府
  • C、西域都护府
  • D、宣政院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