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府院之争”中府院之间彻底决裂的事件是()。

题目

导致“府院之争”中府院之间彻底决裂的事件是()。

  • A、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 B、参加中法战争
  • 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D、参加日俄战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答案:D
解析:
A项是“府院之争”的性质;B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府院之争”的激化没有多大的关系;C项是“府院之争”的焦点,是其激化的具体表现,是“府院之争”的内容,它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的东西。D项体现的才是实质。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故选D项。

第2题:

“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的地盘之争
C.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答案:D
解析:
“府院之争”表面上是美国所支持的黎元洪把持的总统府与日本所支持的段祺瑞控制的国务院之间,围绕是否参加“一战”及由谁主持参战的一次争夺,实质上反映的是美日两国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D。

第3题: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彻底决裂”一是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二是指“( )”。

A、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资本主义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B、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文化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C、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

第4题:

1917年,由于各自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益的冲突,民国政府发生了黎元洪、张勋两人出面主演的“府院之争”。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府院之争中,双方背后的帝国主义是()、美国。


正确答案:日本

第6题: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B.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C.参加一战以获日本的贷款
D.段棋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答案:B
解析:
府院之争是指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的纷争,两者又分别依靠美、日的支持,实质是美、日两国对中国的争夺。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黎元洪同意与美国保持一致行动。而日本则支持段祺瑞参战,答应借巨款给段祺瑞,以扩充其势力。美国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段祺瑞则召集亲信召开督军会议,决定参战,并要挟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战案,但未能得逞,于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其后黎元洪罢免段祺瑞职务,而段祺瑞则出走天津,扬言要另立政府。

第7题:

“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A.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B.段祺瑞想操纵北京政府的实权
C.参加一战以获取日本的贷款
D.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答案:D
解析:

第8题:

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京,演出12天复辟丑剧的人是()。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勋

D.吴佩孚


参考答案:C

第9题:

府院之争的导火索是中国的“()”问题。


正确答案:参战

第10题:

“府院之争”实质上反映了()

  • A、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
  • B、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 C、日本和沙俄之间的矛盾
  • D、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