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的病理变化。

题目

论述肾小球肾炎光镜下的病理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细胞膜的厚度一般为( )

A、70~100μm,在光镜下可分辨

B、7~10μm,在光镜下可分辨

C、7~10nm,在光镜下不可分辨

D、7~10μm,在光镜下不可分辨

E、7~50nm,在光镜下可分辨


参考答案:C

第2题: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A、光镜下有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
  • B、光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 C、光镜下有钉突形成
  • D、受累节段的硬化,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 E、光镜下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正确答案:E

第3题:

简述慢性肺瘀血的镜下病理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慢性肺瘀血镜下表现为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部分的肺泡腔内可见水肿液及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巨噬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其中的血红蛋白可分解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第4题:

简述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的镜下所见。


正确答案: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是由以壁层上皮细胞为主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显著堆积成层并在肾小球囊内毛细血管丛周围呈新月形或环状排列而形成,故称为新月体或环状体。早期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称为细胞性新月体。新月体内增生的上皮细胞之间逐渐出现新生的纤维细胞,以后纤维组织逐渐增多形成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后新月体内的细胞渗出物完全由纤维组织代替,成为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形成后,一方面压迫毛细血管丛,另一方面使肾球囊增厚与球丛粘连,造成肾小球囊腔闭塞、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从而影响血浆从肾小球滤过。最后毛细血管丛萎缩、纤维化,整个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功能丧失。

第5题:

简述支气管肺炎光镜下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初期细支气管腔内充满粘液、纤维蛋白、细胞碎屑,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也充满浆液和中性粒细胞。
后期见代偿性肺气肿,若继发化脓时局部形成脓肿,细支气管腔内充满脓液。

第6题:

乙型脑炎镜下病理变化可有以下几种改变:()、()、()、()。


正确答案:小血管周围有多数淋巴细胞呈围管性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出现卫星现象和神经细胞被吞噬现象;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

第7题: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在光镜下的病变特点为________,但_____________,故又称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病变轻微 、上皮细胞有大量的脂质沉积 、脂性肾病

第8题:

细胞膜的厚度一般为()。

A.70~1O0um,在光镜下可分辨

B.7~1Oum,在光镜下可分辨

C.7~1Onm,在光镜下不可分辨

D.7~1Oum,在光镜下不可分辨

E.7~50um,在光镜下可分辨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肉眼、镜下)。


正确答案: 肉眼:器官体积增大、肿胀、包膜紧张,边缘外翻。
镜下: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淡染、红染细颗粒状;胞浆内出现水泡;气球样变。

第10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

  • A、光镜下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 B、光镜下通常以广泛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
  • C、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 D、光镜下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
  • E、光镜下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相应的肾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