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形工艺。

题目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形工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熔窑的配合料经融化、澄清均化、冷却1150-1100摄氏度左右的玻璃液,通过熔窑与锡槽相接的流槽,流入熔融的锡液面上,在自身重力、表面张力以及拉引力的作用下,玻璃液摊开成为玻璃带,在锡槽中完成抛光与拉薄,在锡槽末端的玻璃带已冷却到600摄氏度左右,把即将硬化的玻璃带引出锡槽,通过过度辊(gun三声)台进入退火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机理?


正确答案: 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槽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上的棍子转动,把玻璃拉制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截切,就得到了平板玻璃产品。

第2题:

简述成形磨削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根据磨削规则,分析工件形状与尺寸精度要求进行合理的分段,并确定各段的磨削顺序。
2)根据凸模、凹模拼块设计图样上各加工面与加工基准面之间及相互之间的尺寸关系,计算各段的加工基准,如圆弧面的回转中心。
3)作成形磨削工艺尺寸图。使能按工艺尺寸图,顺次进行分段磨削成形。

第3题:

下列哪些成形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设计支撑设计。

A、光固化成形工艺

B、叠层实体制造工艺

C、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


答案:C

第4题:

浮法玻璃的成形机理


正确答案: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槽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上的棍子转动,把玻璃拉制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截切,就得到了平板玻璃产品。

第5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原理?


正确答案: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平板玻璃产品。浮法与其他成型方法比较,其优点是: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如没有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互相平行;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现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可为在线生产一些新品种提供适合条件,如电浮法反射玻璃、退火时喷涂膜玻璃、冷端表面处理等。

第6题:

简述滤棒成形的工艺任务。


正确答案:将符合质量要求的二醋酸纤维丝束、聚丙烯纤维丝束、粘合剂、增塑剂、成形纸等材料加工成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滤棒。

第7题:

简述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包括多种工艺方法


正确答案:立体光固化成形(SLA)技术,激光薄片叠层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激光熔覆成形(LCF)和激光诱发热应力(LF)技术等。

第8题:

成形工艺


正确答案:成形工艺: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式来改变工件或坯料形状的各种加工工艺方法。

第9题:

浮法玻璃的成形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让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玻璃液浮在比它重的金属液表面上,受表面张力作用使玻璃具有光洁平整的表面,并在其后的冷却硬化过程中加以保持,则能生产出接近于抛光表面的平板玻璃。

第10题: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因素


正确答案: 对浮法玻璃成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玻璃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自身的重力。在这3个因素中,粘度主要起定型的作用,表面张力主要起抛光的作用,重力则主要起摊平作用。但是三者对摊平、抛光和展薄都有一定作用,这三者结合才能很好的进行浮法玻璃的生产。玻璃液刚流入锡槽时,处于自身重力和液-液-气三相系统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随着玻璃液的不断流入,在自身重力影响下,玻璃液沿锡液表面摊开,并在锡液面上形成了玻璃液的流体静压,作为玻璃带成型的源流。在1025℃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在自身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以自然厚度(7mm左右)向四周流动摊开,此过程称为玻璃的摊平过程。
在玻璃的摊平过程中,主要涉及玻璃液的平整化,亦即摊得平不平,这是生产优质浮法玻璃之关键。生产实践证明,欲得到平整的玻璃带,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1)适于平整化的均匀的温度场。玻璃液在锡液面上摊平必须有适于平整化的温度范围。适于浮法玻璃自身摊平的温度范围为1065~996℃。只有在此范围内,才能使玻璃带摊得厚度均匀、表面平整。
(2)足够的摊平时间。玻璃的平整化除必须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以达到一定的表面张力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摊平时间,以保证表面
张力充分发挥作用。即1050℃时,玻璃液在锡液表面上约需用1min稍多的时间,即可消除波纹而摊平,达到平整化的要求。
由于玻璃液在成型过程中被逐渐地冷却,也就是温度逐渐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所以在锡槽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适当延长高温区长度或延长高温区作用时间,都对玻璃的平整化有利。但是,提高玻璃液和高温区温度,以降低玻璃粘度,虽然有利于加速玻璃带平整化过程,但若玻璃粘度降低过多,不足以克服玻璃本身的惯性,就可能拉不走,这样就会降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