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题目

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参考答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首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应是一种充分重视儿童主体性发展的活动,其次,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联系活动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第2题:

简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答案:
解析: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类型包括: (1)歌唱活动。歌唱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儿童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
(2)韵律活动。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3)打击乐演奏活动。打击乐器是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操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4)音乐欣赏活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第3题:

各种既应用了音乐又并非以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教育活动。

A.专门性音乐教育活动

B.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C.隐性课程

D.显性音乐教育课程


参考答案:B

第4题: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形式的结构功能有两类:()、()。
适应性功能够;发展性功能

第5题:

简述音乐教育活动设计歌唱活动的策略。


答案:
解析:
(1)幼儿园歌唱材料的选择;
(2)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导人;
(3)发展幼儿的歌唱能力;
(4)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5)发展幼儿良好的个性与社会性;
(6)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

第6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

第7题:

以《落叶》为题,设计一个音乐教育活动,以理论说明其中的活动目标。


答案:
解析:
《落叶》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落下的情景。
2.能注意聆听乐曲中“叮”的声音,掌握按节拍数数字1~4。
3.能唱出D、o—ti的上行、下行音阶。
4.尝试用手势和摆放树叶的高低来表现音的高低变化。
活动准备:
乐曲《落叶》、枫叶若干、有树洞的树干。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初次欣赏音乐。
(1)故事导人:小喜今天和小朋友们去秋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吃了好多好多的水果,也采了好多好多美丽的野花,到了中午,小喜到了一棵大树下,想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时,树上掉下什么了?
(2)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抛洒树叶。
2.再次欣赏,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尝试按节拍数数。
(1)“你们看到了什么?”(树叶掉下来了)“谁愿意来帮我数一数?”
(2)幼儿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风吹、落叶的情景。引导幼儿按节拍数数,并用手势表现音的高低。
3.捡树叶。
(1)“你们刚才在数树叶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声音?”(叮)“那么现在听到‘叮,的声音就要把树叶捡起来。听到一个‘叮’捡几片树叶?两个呢?”
(2)幼儿听音乐进行捡树叶的表演。
4.感受上行、下行音阶,尝试摆放树叶的高低来表现音的高低。
(1)出示树干,请幼儿数数上面有几个树洞。(8个树洞)“里面住着8个小精灵。”教师用笔边唱边写上D、o—si的唱名。
(2)引导幼儿唱出上行和下行音阶。
(3)“请每人捡10片树叶,有几个小精灵想跟我们玩游戏?”教师唱“5—6—543—5—4—321—”,边唱边将树叶按音高来摆放。
(4)随着音乐一起表演。

第8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途径包括教师安排的与幼儿自发的、专门性的和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A.隐性的

B.显性的与物化的

C.显性的与隐性的

D.整体的和部分的


参考答案:C

第9题:

以教育的主要目标或侧重点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专门性的音乐活动、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A

B



第10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的发展。
全面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