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题目

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第2题: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其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论述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积件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1)多媒体课件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
(2)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异同点表现在:
A.相同点:都是根据一定教学设计理论或思想,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所设计的、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信息呈现、交互控制、由不同类型的多媒体元素所集成的计算机多媒体程序;都是运用于教学活动、或者学习活动之中。都是一个可执行的不依赖于任何平台而独立执行的、能够按照某种理念而完成特定内容的多媒体程序。
B.不同点:设计目标不同,体现在课件是针对一节课程的内容目标而设计的,而软件是针对某一学科、一门课程或某一应用领域的整体内容和目标所设计的;对象不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是针对学生而设计的,也可以是针对教师而设计的,而多媒体课件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设计的;应用于学习活动类型或范不同,课件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多媒体教学软件除运用于课堂之中外,还可以运用学生自学或者其它的学习活动之中。
(3)与多媒体积异同点表现在:
A.相同点:都含有由不同形态的多媒体元素,或者,都运用多媒体程序的集成功能。制作手段的技术相同;
B.不同点:课件一般来说能够表达或者传递完整意义多媒体程序,而积件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些能够表示零散信息的素材或小程序;课件必须依赖某种教学设计思想或理论进行精心设计,而积件则不需要;课件可以单独运行而完成信息表达,而积件则需要在一定平台经过重新整合后才能完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信息传递或表达。

第3题: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工作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正确答案:①教学目的的职业性、实用性;
②专业课程的适应性、灵活性;
③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先进性;
④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终身性;
⑤实践教学的中心性、多样性。

第5题:

80年代美术教学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一、对美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二、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建设两方面提出美术学科的目标,指出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从而超越了美术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教育理念。

第6题: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特色?
在德国,按照这种制度接受训练的青年占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在双元制训练中,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资格培训学生,必须具备培训工厂和培训师傅等条件,经国家批准后才能进行培训。在双元制训练中,职业学校其配合作用,在大城市,职业学校是按职业种类分别设置的。经过双元制学习的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使学校学习与技术工作的实际落差减少。

第7题:

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是什么?建国后颁布过几个语文教学大纲,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学与评价活动的纲领,它对语文教材的编选,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都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1首先,语文教学大纲是编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根本依据对教材编选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2其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本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再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纲领,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最后,语文教学大纲还是语文教学评估和学业成绩考核的根本依据,对语文测评工作也具有限定的作用。
建国后颁布鞋教学大纲的特点:
1、1956年前后国绕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进行的大纲改革分科试验实际从建国初的1951年便开始酝酿,1956年正式开始,中央政府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三种《语文教学大纲》。
2、1963年适应国发经济调整而制定的大纲。
3、1978年,为拨乱反正而制定大纲。1986年作为正式本的《全日制中学文学教学大纲》颁布衽,这是建国后,第一部作为正式本颁布实施的教学大纲。
4、1990年为向发年义务教育过渡而修定大纲。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特点:变教材说明性为课程指导性。变分年限定为终端要求。克服应试教育,注重素质教育。

第8题:

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参考答案】以小学生为例,一般而言,对能引起小学生强烈情绪体验、易于理解的事物记忆较快而且保持记忆时间也较长。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一般来说,小学生回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外在线索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小。

  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是采用动机诱发的方法,动机诱导法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基础;第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教师授课通常使用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好的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第三是对具体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善于摸索、总结具体知识记忆的规律,帮助学生找到快速记忆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关键。以上是三种方法的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第9题:

怎样抓好职业教育的内部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正确答案:1、把握“一个定位”: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比较扎实、专业适应面较宽、动手能力强的职业技术人才,既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满足个人继续学习的需要;
2、搞好“两个建设”:一是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合理结构;二是根据职业分析,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3、抓好“三项改革”:一是抓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二是抓好教学内容的改革;三是抓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
4、做好“四个建设”:按照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抓好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建设;
5、注意“五个特性”:知识学习要突出应用性;专业学习要突出针对性;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增强适应性;培养过程要强调实践性;人才培养要重视创造性。

第10题: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什么特色?它对中国职业教育有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在德国,按照这种制度接受训练的青年占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在双元制训练中,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资格培训学生,必须具备培训工厂和培训师傅等条件,经国家批准后才能进行培训。在双元制训练中,职业学校其配合作用,在大城市,职业学校是按职业种类分别设置的。经过双元制学习的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使学校学习与技术工作的实际落差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