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谈到教育问题时,主要着眼点及论述中心是如何培养()。

题目

洛克谈到教育问题时,主要着眼点及论述中心是如何培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洛克从培养()的目的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参考答案:绅士

第2题:

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参考答案:

《雄辩术原理》即《论演说家的教育》


第3题:

洛克谈到教育问题时,主要着眼点及论述中心是如何培养哲学家。()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一)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二)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主要方法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复习形式多样化;⑥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方法有: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提问;④生成性学习;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方法有: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③利用表格。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视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和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它与监视策略有关)。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包括: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①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激发内在动机、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鼓励。
(4)学习工具的利用。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5题:

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
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反之,缺乏学习动机则学习积极性必然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新的学习需要,使学习更有成效。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多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第6题:

19世纪初德国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有哪些?费希特和第斯多惠是如何论述这些问题的?试加评价。


参考答案:

面临的问题:1.初等教育内容主要是“4R”,即读、写、算和宗教。2.教师素质低下,教师主要有不具备教师能力的手工业者和退伍军人担任,提高教师的素质遂成为当务之急。3.人文学科所占的比重较高,自然学科所占比重较低。4.大学主要是教学机构,国家使大学仅仅为它的眼前利益服务。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受到压制。费希特论证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通过新教育培养全新的完人,民族才能振兴。在教育途径上,他主张开展国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第斯多惠主张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结合。
第斯多惠还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竭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第一,要自我教育。第二,要有崇高的责任感。第三,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第7题:

试论述洛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教育思想的基础——“白板论”。 洛克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 经验之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这一“白 板论"表明了他是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但他 又认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并 且认为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这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 出发点和主要思想基础。 (2) 教育作用及目的。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 的教育所决定的”。教育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它关系 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不过洛克更注重的是教育 对个人幸福、事业、前途的影响,显现出明显的功利 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 洛克注重的是贵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 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 事业家,这就是洛克的绅士教育的目的。 (3) 教育内容。 体育:《教育漫话》中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 以论述。他认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是能忍耐劳 苦,而学会忍耐劳苦的原则是要从小逐步养成习惯,不要间断。洛克关于体育的见解内容十分丰 富,其新颖的系统在西方教育史上没有先例。 德育:洛克认为道德观念来自教育和生活环 境,否认了天赋观念。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 的地位。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 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正 确处理"克制”和“精神活泼自由”之间的关系是教 育的真正秘诀。 智育:洛克在智育问题上尤其强调两点,即德 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 识。 除了学习有用的知识之外,洛克认为还应培养 学生的良好态度,提高他们的能力。在教学方法 上,洛克还重视兴趣、直观、循序渐进以及好奇心、 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等。

第8题:

论述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态度和品德。


正确答案:

第9题:

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是_。


答案:《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
解析:

第10题:

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答案:
解析:
(1)创造性想象是学生目前和将来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条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想象,需要做到四个方面: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手段和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
②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除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外,还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
③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绘画、手工、雕刻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想象活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2)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