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n,它被均分为k个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n/k,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A、 n+kB、 k+n/kC、 (k+n/k)/2D、 (k+n/k)/2+1

题目

在索引查找中,若用于保存数据元素的主表的长度为n,它被均分为k个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n/k,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A、 n+k
  • B、 k+n/k
  • C、 (k+n/k)/2
  • D、 (k+n/k)/2+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n-1)/2

B、n/2

C、(n+1)/2

D、n


参考答案:C
解释:总查找次数N=1+2+3+…+n=n(n+1)/2,则平均查找长度为N/n=(n+1)/2。

第2题: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x的元素时,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即x与元素的平均比较次数,假定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为().

An

Bn/2

C(n+1)/2

D(n-1)/2


参考答案:C

第3题:

在索引查找中,若主表长度为144,它被均分为12子表,每个子表的长度均为12,则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13

B.24

C.12

D.79


参考答案:A

第4题:

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N+l)/2

B.N/2

C.N

D.[(1+N)*N]/2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等概率的情况下,平均查找长度为 (1+2+3+…+n)/n=(n+1)/2,即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比较次数约为表长的一半.

第5题:

● 海明校验码是在 n 个数据位之外增设 k 个校验位,从而形成一个 k+n 位的新的码字,使新的码字的码距比较均匀地拉大。n与k的关系是 (1) 。


正确答案:B

第6题:

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n

B、(n-1)/2

C、n/2

D、(n+1)/2


参考答案:D

第7题:

对长度为n的单链有序表,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n/2

B. (n+1) /2

C. (n-1) /2

D. n/4


正确答案:B
解析: 因为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所以对长度为n的单链有序表,查找任一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n+1)/2。

第8题:

海明校验码是在n个数据位之外增设k个校验位,从而形成一个k+n位的新的码字,使新的码字的码距比较均匀地拉大。n与k的关系是( )。

A.2k-1≥n+k

B.2n-1≤n+k

C.n=k

D.n-l≤k


正确答案:A
解析:海明码是一种多重(复式)奇偶检错编码,它将信息用逻辑形式编码,以便能够检错和纠错。用在海明码中的传输码字是由原来的信息和附加的奇偶校验位组成的。每一个这种奇偶位被编在传输码字的特定位置上。推导并使用长度为n位的码字的海明码,所需步骤如下。(1)确定最小的校验位数将它们记成Dl、D2、……、Dk,每个校验位符合不同的奇偶测试规定。(2)原有信息和k个校验位一起编成长为n+k位的新码字。选择k校验位(O或1)以满足必要的奇偶条件。(3)对所接收的信息作所需的k个奇偶检查。(4)如果所有的奇偶检查结果均正确,则认为信息无错误。如果发现有一个或多个错了,则错误的位由这些检查的结果来唯一地确定。求海明码时的一项基本考虑是确定所需最少的校验位数k,考虑长度为n位的信息,若附加了k个校验位,则所发送的总长度为n+一k。在接收器中要进行k个奇偶检查,每个检查结果或是真或是假。这个奇偶检查的结果可以表示成一个k位的二进制,它可以确定最多2。种不同状态。这些状态中必有一个其所有奇偶测试都是真的,它便是判定信息正确的条件。于是剩下的(2k-1)种状态,可以用来判定误码的位置,于是导出以下关系:2k-ln+k【总结与扩展】(1)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cRc=cyclic Redundancy(i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2)生成CRC码的基本原理: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例如:代码10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x6+x4+x2+x+l,而多项式为x5+x3+x2+x+1对应的代码101111。

第9题:

在索引查找或分块查找中,首先查找【 】,然后再查找相应的【 】,整个索引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等于查找索引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与查找相应子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之和。


正确答案:索引表 块
索引表,块

第10题:

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中,每个结点的存储位置与其父结点、左右子树结点的位置都存在一个简单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与三叉链表对应。若某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采用三叉链表存储时,每个结点的数据域需要d个字节,每个指针域占用4个字节,若采用顺序存储,则最后一个结点下标为k(起始下标为1),采用顺序存储更节省空间的情况是()。

A.d<12n/(k-n)
B.d>12n/(k-n)
C.d<12n/(k+n)
D.d>12n/(k+n)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