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或时期)对公文处理采取票拟制度.
第1题:
简述明清时期,票演变为公文的三个发展阶段,清代票文的地位变化。
由明到清,票由小块纸片的含义,发展演化为公文,经历了三阶段的意义延伸:
(1)作为一般意义的凭证。这一意义的运用,发展到后世,就衍生出各类票据。
(2)作为派遣官、差执行任务的凭证性公文。有兵票、火票、差票诸名目。
(3)清代前期,普遍用票作为上级官署对下级催办公务、命今指示的下行公文文种。
清代前期,因票文格式简单、使用方便,多用来代替正规下行公文牌文。中叶以后,更为简便的札文逐渐盛行,就很少运用票作为指示性下行公文。
略
第2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制度制度。
第3题:
明代公文处理中,类似于今日“拟办”性质的程序是()
A.贴黄
B.票拟
C.票签
D.花书
第4题:
()朝代(或时期)出现对文件保密的“封泥”制度.
第5题:
()朝代(或时期)形成“一文一事”的公文制度.
第6题:
()朝代(或时期)开始实行文书用印制度,规定公文必须用印。
第7题:
明代公文处理中,类似于今日“拟办”性质的程序是()
第8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制度制度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纸张已成为公文唯一载体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公文制作制度
1.公文用纸制度,重要的是用黄纸书写,以防虫蛀,一般公文用白纸书写
2.卷轴制度,开则便于阅读,批答,合则便于携带,收藏,是公文形式的一发进步
3.用印制度,改用朱色水印
4.骑缝,押缝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5.连暑制度,也称联署制度,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勾检制度,专门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颁发的下行文,说明对公文的复核已有专门部门负责
7.帖敕,即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签署意见,做为敕命,批发判行8.一文一事制度
略
第9题:
()朝代(或时期)对政务活动证新形成“书法”的制度,真实地记录事实真相.
第10题:
()朝代(或时期)文章开始有“文”“笔”之分,公文简明、务实、庄重的文风,由此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