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

题目

《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0%~13%;6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基本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B.在10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C.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20%的地震烈度值。

D.在7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正确答案:A

第2题:

在考虑抗震设防水准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同样的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越大的地震烈度越高
B.同样的超越概率设计基准期越长的地震烈度越高
C. 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称为众值烈度
D. 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称为罕遇烈度


答案:B,C
解析:

第3题:

罕遇地震烈度是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的______地震烈度。


参考答案:2%

第4题:

在考虑抗震设防水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样的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越大的地震烈度越高
B.同样的超越概率,设计基准期越长的地震烈度越高
C.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称为众值烈度
D.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称为罕遇烈度

答案:B,C,D
解析:
根据烈度概率分布,同样的基准期,超越概率越大的地震烈度越低。只有A不正确。

第5题:

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本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三者相同
B.第一水准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
C.一般情况下,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度,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D.第三水准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即罕遇地震烈度

答案:C,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1.0.1条条文说明。

第6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B、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C、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D、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条文说明1.0.1条规定,根据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对建筑工程有影响的地震发生概率的统计分析,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本规范取为第一水准烈度,称为“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烈度,即1990中国地震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罕遇地震”。第1.0.2条规定,抗震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7题:

根据我国地震发生频率的统计分析,得出的50年内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众值烈度大致相当于地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峰值的烈度
(B)基本烈度比众值烈度约高一度半
(C)图中阴影部分(I0g)所示概率面积即为基本烈度的超越概率,约等于10%
(D)罕遇烈度的超越概率只有2%?3%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基本烈度是指未来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 )的地震烈度值。

A.3%

B.10%

C.50%

D.85%


参考答案:B

第9题: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下列哪一项时的地震烈度?(  )

A、2%
B、3%
C、10%
D、6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2.1.1条规定,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第10题:

关于地震烈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称为众值烈度
(B)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也可称为最大预估烈度
(C) 一般情况下,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
(D)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设防的最低烈度,设计中可根据业主要求提高


答案:A,B,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