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封育恢复植被的原理、效果及在防治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

题目

简述封育恢复植被的原理、效果及在防治土地荒漠化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效果:在我国半干旱风沙地区,封育是常用的措施,在几年内可使流沙地达到固定、半固定状态。
作用:封育不仅可以固定部分流沙地,更可以保护大面积因植被破坏而衰退的林草地,尤其是因过快沙化退化的牧场,因此这一技术在恢复土地荒漠化的建设植被方面有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城市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理。


正确答案:⑴以群落为基本单元的原则
⑵地带性原则
⑶生态演替原则
⑷以潜在植被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⑸多样性原则
⑹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第2题:

简述植物治沙的基本原理(风蚀荒漠化防治的生态学原理)。


正确答案: 一、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能适应流沙环境的植物恢复和建立植被,这是植物治沙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干旱和流沙的活动性是影响植物最重要的2个限制因素。
(一)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流沙上分布的植物,产生一
定的适应干旱的特点,表现为:
①萌芽快,根系生长迅速而发达
②具有旱生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③植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二)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性:根据流动沙丘上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特征,可归纳为4种类型:
①速生型适应
②稳定型适应
③选择型适应
④多种繁殖型适应
(三)植物对流沙环境变迁性的适应:植物对环境变异的适应性变化,即沙地植被演替规律,这是恢复天然植被和建立人工植被各项技术措施的理论基础。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一)植物固沙作用:植物以其茂密的枝叶和聚积枯落物庇护表层沙粒,降低地表层风速,提高临界风速值,增强了抗风蚀能力,起到固沙作用。
(二)植物的阻沙作用:输沙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相关,风速的降低,起到阻沙作用。植被阻沙作用大小与覆盖度有关,不同植物固沙和阻沙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近地层枝叶分布状况。
(三)植物改善小气候作用:在植被覆盖下,反射率,风速,水面蒸发量显著降低,相对湿度提高。小气候改变后,加速成土过程。
(四)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①机械组成发生变化,粉粒、粘粒含量增加
②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比重、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
③水分性质发生变化,田间持水量增加,透水性减慢
④有机质含量增加
⑤氮、磷、钾三要素含量增加
⑥碳酸钙含量增加,pH值提高
⑦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
⑧沙层含水率减少
(五)控制风沙流结构:通过控制风沙流结构来达到治沙的目的。
要造成吹蚀,导沙(非堆积搬运)就要加大风速或切断沙源补给,造成不饱和风沙流;要导致堆积,拦沙就要降低风速,使气流含沙处于过饱和状态。
(六)改变蚀积周期:可以通过改变饱和路径长度可以改变蚀积周期
(七)破坏背风坡气候涡旋,使丘顶逐渐削平
沙丘前行是迎风坡不断风蚀,背风坡不断堆积的过程。
(八)促使沙面结皮形成
只要能使沙地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将处于固定状态:
①不受风力的直接作用
②沙地表面所承受的风力始终低于起动风速
③表层沙粒粒径增大或内聚力增强,使起动风速大于当地最大风速

第3题:

飞播造林种草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是治理风蚀荒漠化土地、恢复植被的重要措施之一。(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4题:

试述植被建设对防治荒漠化意义?


正确答案: 植被的长期破坏、退化与丧失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要治理改造荒漠化土地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进行植被建设。
由于地区降雨与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通过人工措施,保护、恢复、改造、建设植被就成为防止土地荒漠化最有效、最经济、最持久、最稳定的措施。

第5题:

应用生态学原理说明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的过程。


正确答案: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建立必要的保护住址,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后,植被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植物生长茂盛,覆盖度大,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植物根系得到较好的生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皮和渗水性质,另一方面,植被盖度和土壤表面有机质的增加,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免遭风蚀和水蚀,因而植被得以恢复。

第6题:

论述风蚀荒漠化防治的生态学原理


正确答案: 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包括对干旱的适应、对风蚀、沙埋的适应)。

第7题:

简述风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①增大地面粗糙度,降低近地面风速
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或布设障蔽以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弱气流对地面的作用力,以达到固沙和阻沙作用。
②阻止气流对地面直接作用
可以通过增大植被覆盖度,使植被覆盖地表,对沙面形成保护壳,以阻止风及风沙流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也可达到固沙作用。
③提高沙粒起动风速,增大抗蚀能力
可以通过喷洒化学胶结剂或增施有机肥,改变沙土结构,增加沙粒间的粘着力,提高抗风蚀能力,使得风虽过而沙不起,从而达到固沙作用。
④改变风沙流蚀积规律
通过人为控制增大流速,提高流量,降低地面粗糙度,改变蚀积关系,从而拉平沙丘造田或延长饱和路径输导沙害,以达到治理目的。

第8题:

简述西北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及其内容、荒漠化整治模式。


正确答案: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
①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荒漠化整治模式:
首先: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法规、防治体系、三大效益)
其次: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第9题: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荒漠化防治工程的任务及意义


正确答案: 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
2)实现我国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减轻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灾害;
3)解决贫困,我国的沙漠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民贫困问题严重;
4)开发利用沙漠地区自然资源的。

第10题:

地表植被对水蚀荒漠化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一)林冠层拦截缓冲的作用:
1、减少了雨滴击溅侵蚀对林地的破坏
2、到达林地的降水速度减缓,冲击力降低
3、降水减少且延迟,便于入渗,侵蚀量减少
(二)枯落物层吸收、调节、过滤地表径流的作用
1、减轻雨滴对地表的打击击溅作用
2、本身吸收大量雨水,减少侵蚀强度
3、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水速率,增加吸水量
4、分散、滞缓地表径流
5、过滤泥沙,避免堵塞土壤孔隙。
(三)林木根系穿插、网络、固持土壤的作用
林木根系对土壤有良好的穿插、缠绕、网络、固持作用,能促使表土、心土、母质和基岩连成一体,从而大大增强了土体的抗蚀能力,减少土壤流失。地表的风蚀作用:
1、削低地表,增加地表水分消耗;
2、吹露植物根系,吹走种子、植物根系。
3、形成特殊的风蚀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