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温垂直分布有何特点?

题目

湖泊水温垂直分布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4年)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下表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

A.甲湖
B.乙湖
C.丙湖
D.丁湖

答案:B,D
解析:
2019版版教材P67,a=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当a<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若a>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

第2题:

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表5所示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
表5

A.甲湖
B.乙湖
C.丙湖
D.丁湖

答案:B
解析:
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较多,比较简单而常用的是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来判别。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若α>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本题中,α甲=2、α乙=40、α丙=5、α丁=30,所以乙和丁属于混合型。

第3题:

关于江河湖泊中的水温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照情况使江河湖泊中的水温分布常带有季节性特征

B、早春时,将近等温分布

C、盛夏时,表面层水温较高,表面层比较厚

D、深秋时,天气转凉,表面开始降温,过渡层中的温水将产生向上的自然对流,以至冬季时又恢复将近等温分布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射流速度分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①在射流任一断面上,中心处动压力最大,自中心向外,动压力急剧衰减,边界上动压力为零;
②在射流等速核内各处的动压力相等;
③在射流中心线上,超过等速核以后,动压力急剧下降。

第5题:

水温的垂直分布的季节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春季的全同温期:由<4℃向4℃升温,表面水温升高,密度变大,温度较大的水就会下沉,下面温度较低,水就会上升形成密度流。密度流使上下水对流,直到上下水温都是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为止。
(2)夏季的正分层期:4℃向>4℃升温,两层(高温表层和低温下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温跃层)。
(3)秋季的全同温层:>4℃向4℃降温,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下层水温较高,密度较小,发生密度环流,加上风力的混合作用,温跃层消失。出现上下水温相同的全同温期。
(4)冬季的逆分层期:4℃向<4℃降温,表面结冰,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慢升高。

第6题:

可用来判断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有()。

A: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B:β=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C: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D:湖泊、水库的总径流量

答案:A,B,C
解析:
区分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①常用的是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β经验性标准来判别;②经验判断法,即以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H>10m,是分层型;反之若H≤10m,则湖泊、水库可能是混合型。

第7题:

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A: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
B: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α、β辨别,其中α<20、β>0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是分层的
C: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α<10,则为分层型
D: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

答案:A,D
解析:
湖泊水温度分层的判别方法有两种:①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②当α<10,认为湖泊是稳定的分层型;α>20时,湖泊为混合型。在洪水期,利用α判断可能出现与现实矛盾的现象,所以引入β;当β<1/2时,洪水对湖泊的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当β>1时,大洪水期湖泊水温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第8题:

湖泊白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下表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A:甲湖
B:乙湖
C:丙湖
D:丁湖

答案:B,D
解析:
湖水、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可通过湖泊白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经验性标准来判别。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若α>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α=年总入流量/湖泊总容积,代入题中数据可得,α=2、α=40、α=5、α=30。因此,乙和丁属于混合型。

第9题:

界世大洋水温垂直分布特征是?


正确答案: 总特征为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各纬度不同
1)低纬度:均匀层(100~150m),主温跃层(200~300m),其下缓慢下降(300-)。
2)中纬度:均匀混合层(100~200m),季节性温跃层,主温跃层(600~1000m),其下缓慢下降(800~1000-)。
3)高纬度:冷中间水,暖中间水

第10题: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有什么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土壤垂直带谱由基带土壤开始,随山体高度增高,依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带(或较湿润地区)相应的土壤类型。
(2)在相似的纬度上,从湿润地区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到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先是趋于复杂,最后又趋向于简单,而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
(3)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有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
(4)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5)山地坡向对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组成有明显影响,特别是作为水平土壤地带分界线的山地两侧尤为明显,其总的特点是山地下部建谱土壤类型各异,向上逐渐趋于一致,但带幅高度仍然有别。
(6)山地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展布形式也有明显影响。高原边缘地区,多出现“镶边式”(又称“单面山式”)垂直带谱,位于同一水平地带内的山体,两面具有类同的垂直带谱,则形成“猪背式”的垂直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