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汇率制度是()。

题目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汇率制度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二战后至1973年,各国普遍采取的货币制度是:

A.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D.各国自行其是,货币制度混乱 


参考答案:C

第2题:

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的?()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欧洲货币联盟
D.金本位制

答案:B
解析:
在牙买加体系下,发达国家多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发展中国家多盯住某一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欧洲货币联盟是一种以欧元为统一货币的货币制度,是一种区域性货币制度。

第3题:

当前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其中钉住汇率制是指()的做法,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钉住汇率做法不同,因为钉住的货币是浮动的。


参考答案:一国采取使本国货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揽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例关系

第4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范围内的以()为主。

  • A、固定汇率制度
  • B、汇率制度制度
  • C、爬行盯住制度
  • D、货币局制度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的?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欧洲货币联盟
D.金本位制

答案:B
解析: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②推行黄金非货币化;③ 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④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其他三个选项均为固定汇率制。

第6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的限度内波动。

A:1%
B:1.5%
C:5%
D:10%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实行的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答案:对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 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第8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可自主的选择汇率制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
C.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E.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一国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要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答案:A,B,C,D
解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C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布需顿森林协定规定了双挂钩原则:美元按照每盘司黄金35 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美同政府承担按官价兑换其他国家政府所持美元的义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规定与美元的汇率,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A、D正确。
(2)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固定汇率又是可调整的。B正确。
(3) 国际收支的调节。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收支失衡有两种方法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E错误。

第10题: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开始凸现(1分):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1分)。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1分);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1分)。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