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题目

简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②影响胞浆膜通透性。③抑制蛋白质合成。④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β-内酰胺类的抗菌作用机制。


答案:
解析:
答案:β内酰咬类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你索结合蛋白(PBP6)结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种PBP即为转肽酶.β-内酰胶环中的酰胶键可使转肽酶乙酰化面失活,形成乙酰化转肽酶.使转伙作用不能进行,胞壁粘肽交叉联结受阻,致细咆壁缺损而失去保护屏障。由于菌体内渗透压高,在等诊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还使细菌细胞壁中的自溶酶抑制剂失活.使自溶房活化,从面导致菌体细胞破裂溶解而死亡。

第2题:

简述抗菌药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正确答案:(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耐药机制:
(1)产生灭火酶
(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4)影响主动外流系统

第3题:

简述抗菌药物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①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②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③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④抗叶酸代谢。⑤抑制核酸代谢。

第4题:

试述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举例相应的代表药物。


正确答案: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糖肽类抗菌药物。(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主要代表药物有多粘菌素E、两性霉素B等。(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4)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影响核酸代谢,主要代表药物有喹诺酮类。(5)影响细菌叶酸代谢,主要代表药物有磺胺类。

第5题:

简述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某些革兰阳性菌如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敏感,对革兰阴性菌中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敏感。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四环素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特异性的与其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A位,从而阻止肽链延伸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第6题:

简述红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抗菌谱。


正确答案: 红霉素作用机制为与敏感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延长,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的抗菌谱是:①革兰阳性菌;②革兰阴性球菌;③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④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第7题: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


正确答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胞浆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第8题:

根据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不同,简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并列举1-2类代表性品种。


答案: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
b)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如多黏菌素、达托霉素、两性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物等。
c)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利奈唑胺等。
d)影响核酸的代谢,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如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
e)其他:①如抑制细菌叶酸代谢,如磺胺类。②抑制分枝菌酸合成,如异烟肼。

第9题:

简述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1)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粘肽合成分三类,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胞浆膜外阶段,药物与胞浆膜上的靶位结合,主要是PBP1和PBP3,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而阻碍交叉联结,导致细胞壁缺损,水份渗入,细菌膨胀裂解
(2)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以促进膨胀细菌破裂溶解而杀菌。

第10题:

异烟肼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自身特点: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杀菌力强,不良反应少,口服方便,价格低廉。
抗菌作用:(抗菌特点)
1)对生长旺盛的活动期结合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是治疗活动性结核的首选。
2)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无杀灭作用而仅有抑菌作用,清除药物后,结核杆菌又能增殖活动。
3)选择性高,穿透力强。
4)能杀灭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
抗菌机制:
1)通过抑制结核杆菌DNA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2)通过抑制分支菌酸的生物合成,阻止分支菌酸前体物质长链脂肪酸的延伸,使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而导致细菌死亡。
3)异烟肼与对其敏感的分支杆菌菌株中的一种酶结合,引起结核杆菌代谢紊乱而死。
临床应用:治疗各结核病的首选药,单独使用还可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大剂量可出现头痛,头晕,兴奋和视神经炎,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脑病和精神病。
2)肝脏毒性:损伤肝细胞,少数出现黄疸。
3)其他:各种皮疹,发烧,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相互作用:
1)异烟肼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双香豆素类抗凝药,苯妥英钠及交感胺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2)饮酒和利福平合用均可增加对肝的毒性。
3)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血药浓度降低,与肼屈嗪合用则毒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