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个顺序队列插入元素时,需要首先移动(),然后再向所指位置()

题目

向一个顺序队列插入元素时,需要首先移动(),然后再向所指位置()新插入的元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队尾指针;存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队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插入元素,而不能删除元素

B.可以插入元素,也能删除元素

C.插入元素时需要移动队列中所有的元素

D.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队列中所有的元素


正确答案:B
解析: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能在一端插入元素,在另一端删除元素,并且在插入与删除操作时都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

第2题: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操作的时间代价基本上都是等效的。则插入一个元素大约需要移动表中的()个元素,删除一个元素时大约要移动表中的()个元素。


正确答案:n(n+1)/2;n(n-1)/2

第3题:

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当在任何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概率都相等时,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平均个数为( ) 。


正确答案:
n/2
【解析】在线性表的任何位置插入一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即概率为p=1/(n+1),则插入一n+1个元素时所需移动元素的平均次数为E=i/(n+i)=n/2。

第4题:

向一个顺序栈插入一个元素时,受限使()后移一个位置,然后把待插入元素()到这个位置上。


正确答案:栈顶指针;写入

第5题:

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有关。


正确答案:表中一半 表长和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

第6题:

在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任意一个位置中插入一个元素,在等概率条件下,平均需要移动()个元素。


正确答案:n/2

第7题:

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个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有关。


正确答案:约表长的一半;该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位置

第8题:

长度为10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当在任何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的概率都相等时,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平均个数为


正确答案:5
本题说顺序存储线性表的长度为10,那么如果数据元素插入在第一个位置,需要将后面10个元素都移动一位,如果插入在第二个位置,需要将移动的元素个数为9,以此类推,直到在最后插入元素,就不需要移动原来的元素了,题目告诉我们,在每个位置插入元素的概率一样,那么其平均移动元素的个数为(0+1+2+…+10)/11=5。

第9题:

向一个顺序栈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使()后移一个位置,然后把待插入元素()到这个位置上。


正确答案:栈顶指针;存储

第10题:

当向一个顺序表插入一个元素时,从插入位置开始向后的所有元素均()一个位置,移动过程是从()向()依次移动没一个元素。


正确答案:后移;后;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