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题目

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的实现的途径
①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
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可能,对劳动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确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就是增加就业量。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回收小城镇建设。
③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度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采取适当措施调节国际收支,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运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增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

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制与宏观调控都是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社会政策目标而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手段,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在实现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状态且出现经济停滞时,政府应该()

  • A、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
  • B、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C、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D、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C

第5题: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主要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


答案:
解析: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政府最高层次地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是政府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和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的依据。一般来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以便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具有自觉性、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的特点,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通常的做法是,政府运用工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行劳动政策、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经政策,达到劳动平衡、产品平衡、货币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外总供求平衡。
(2)法律手段。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和政府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的特点,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行政手段。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指令性、垂直性、无偿性、时间性的特点,也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

第6题: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胀时,政府应该( )。

A.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B.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C.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D.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B
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导致严重的通胀时,政府应该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7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B: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C: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
D: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
E: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式

答案:A,B,C,D
解析: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管理手段。@##

第8题: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和宏观调控的任务直接相关的。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9题:

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说明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正确答案: (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回升,某些领域,主要是房地产及上游产业出现了“过热”现象。但当前的经济“过热”,更多地是表现为结构性“过热”。在防止“过热”的同时,应该注意经济还有紧缩的趋势,特别是一般消费品供给能力过剩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2)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评价。针对本轮经济“过热”的特点,政府宏观调控重点主要侧重于对土地和信贷的调控,从源头上控制住投资过热的问题。有关政策出台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资膨胀问题得到有效抑制。但是,房地产业由于投机而造成房价上升、投资增长过快等泡沫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政府最近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抑制房地产泡沫,特别是加息、提高房地产交易税率等都取得良好效果。当前,中国必须警惕经济紧缩的苗头,在宏观政策运用上,必须更多地进行结构性调控,一方面抑制某些领域的过热,另一方面要刺激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以防止经济紧缩。

第10题: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
  • B、消除社会的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 C、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D、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