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两大类

题目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两大类()。

  • A、次要特质
  • B、个人特质
  • C、首要特质
  • D、共同特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正确答案: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他因而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①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②中心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③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人们通常用中心特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

第2题:

人格特质理论有()

A.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B.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C.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D.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参考答案:AD

第3题: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它们是【 】

A.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B.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

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

D.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正确答案:B

第4题:

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 A、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在类别上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 B、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按照重要程度分为枢纽特质和中心特质
  • C、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即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 D、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个基本人格特质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正确答案:B

第5题:

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单选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霍兰德

答案:A
解析:
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

第6题:

()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A.艾森克

B.雷蒙德·卡特尔

C.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

D.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B

第7题:

简述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
解析:
(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相同的特征;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是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
(3)个人特质根据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其中首要特质是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第8题:

投射测验的理论依据是【 】

A.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

B.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C.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

D.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正确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7年10月考季第8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测量的方法。
【要点透析】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答案选A。

第9题: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 )。
A.人格特质是零散的 B.人格结构有五个层面

C.人格特质分为16种根源特质 D.人格特质是有组织的


答案:D
解析: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①枢纽特质;②核心特质;③次要特质。奥尔波特认为,各种特质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组织的,他假设有一个人格特质的组织者“统我”的存在,“统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10题: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分类。


正确答案: (1)一般特质
(2)特有特质:
①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