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

题目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 A、宋明理学“天理”
  • B、平等、自由
  •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 D、自然科学定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正确答案:C

第2题: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是()

  •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胡适
  • D、鲁迅

正确答案:A

第3题:

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陈独秀在创刊号上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局势下,指望“公理战胜强权”只能是一种幻想。()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正确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成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3)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
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
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第5题:

“强权之上要有公理”是哪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觉悟?()

  • A、清末新政之后
  • B、欧战之后
  • C、日本侵华之后
  • D、共和国成立之后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中国的口号非常流行,一些西方学者甚至称中国是个“口号国家”。其中四川某地涉及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口号很绝:“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一口号应该主要流行于()

  • A、建国初期
  • B、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之后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口号或标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 B、“誓死力争青岛”
  •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D、“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正确答案:A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参考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成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3)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
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
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第9题:

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对世界主义的理解,集中表现在他们当时使用的哪个词汇上?()

  • A、公理
  • B、强权
  • C、自由
  • D、民主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信仰”一词,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是在()。

  • A、汉代
  • B、唐代
  • C、清代
  • D、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