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干扰行为指危害民用航空运输安全的行为或未遂行为,包括:()A、非法劫持航空器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C、在航空器上或机场内扣留人质D、将用于犯罪目的的武器或危险装置或材料带入航空器或机场

题目

非法干扰行为指危害民用航空运输安全的行为或未遂行为,包括:()

  • A、非法劫持航空器
  •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
  • C、在航空器上或机场内扣留人质
  • D、将用于犯罪目的的武器或危险装置或材料带入航空器或机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非法干扰行为?( )

A、非法劫持航空器

B、企图犯罪而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或器材带入航空器或机场

C、辱骂客舱人员

D、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海牙公约》对劫机犯罪的定义为()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具有危害航空器安全的性质

B.用武力、武力威胁、精神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包括未遂)即刑事犯罪

C.毁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扰乱其工作

D.传送明知虚假情报,由此危害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正确答案:B

第3题:

空中劫持即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指在航空器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企图干扰、劫持或控制飞行中和使用中的航空器的行为。()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在航空器上或机场扣留人质属于机上非法干扰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第一个反劫机公约是签订于东京的(  )。
A.《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B.《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C.《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制止在国际民用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


答案:B
解析:
1963年9月14日签订于东京的《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第一个反劫机公约,对公约的范围、管辖权、机长的权利与责任等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第6题:

《海牙公约》的全称是()

A.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B.防止对国际民航进行非法干扰行为公约

C.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正确答案:D

第7题:

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第一个反劫机公约是( )。

A.《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及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B.《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C.《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制止在国际民用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利行为的议定书》

答案:A
解析:
劫机是以暴力劫持航空器,迫使其偏离航线,飞往劫持者指定的国家或地区,以满足劫机犯要求的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针对国际上劫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和理事会曾作出许多决定和决议。为了防止劫持飞机和对国际民用航空的其他干扰行为,国际民航组织曾制定了三个反劫机公约和一个补充议定书。1963年9月14日签订于东京的《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及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第一个反劫机公约,对公约的范围、管辖权、机长的权利与责任等均作出了详尽的规定。1970年12月16日在海牙订立了《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订立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对防止和处理、惩罚劫机制定了更明确的规则。

第8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有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他不能飞行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机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

D、破坏航行设备危机其飞行安全

E、传送假情报危机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为犯罪目的而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材料带入航空器或机场属于非法干扰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航空器保安搜查是指?()

  • A、保护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这一目标由各项措施、人力和物力资源总和加以实现。
  • B、防止带入可能用于实施非法干扰行为的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或物质的手段。
  • C、对旅客可能己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共他危险装置、物品和物质。
  • D、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或物质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