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我国首例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在解放

题目

2003年9月,我国首例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与沈阳医院成功完成。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北京遥控远600公里以外沈阳医院的(),为沈阳的一名脑出血患者实施了脑外科手术。

  • A、机器人“黎元”
  • B、机器人“凯文”
  • C、机器人“丽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包括手术台以及可通过网络远程操作的()。

A.患者

B.医生

C.医疗器械

D.终端


答案:D

第2题:

远程机器人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于()辅助外科完成了一例―胃-食道回流病‖手术,是远程医疗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

A.2007年7月23日

B.1997年7月23日

C.2005年5月20日

D.2003年5月20日


参考答案:A

第3题:

一般而言,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式,最有效和最常采用的是

A、手术完全切除

B、立体定向放疗、血管内栓塞

C、立体定向放疗+手术切除

D、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切除

E、血管内介入栓塞+立体定向放疗


参考答案:A

第4题: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治疗动静脉畸形的适应症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通常认为,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地适应症为以下几项:
1.病变体直径小于3cm;
2.脑深部病变,特别是位于脑干、丘脑或基底节等重要功能区的病变;
3.病人年老体弱或因合并其他脏器疾病而不能耐受全麻和开颅手术打击地病人;
4.开颅手术后仍残留有畸形血管团者;
5.栓塞疗法失败者;
6.病人拒绝全麻开颅手术者。

第5题:

互联网技术、虚拟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有机结合产生了远程外科手术。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哪一个不是机器人在医疗界中的主要应用?()

A、外科手术机器人

B、康复机器人

C、护理机器人

D、精密加工机器人


答案:D

第7题: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概念是什么?与普通神经外科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根据立体定向原理,对颅内靶点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电离射线精确地聚集照射,使之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地学科叫做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它与普通神经外科有显著不同:
1.不开颅、无出血,手术危险及术后并发症少;
2.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疗程短、创伤小、无需全麻、输血及相应并发症;
3.病人不受年龄、体质及多次手术地影响,适应证宽、普通神经外科受医生经验,手术技巧影响较大。

第8题:

以下哪一项医疗应用不是必须采用5G支持()?

A.远程机器人内窥镜

B.远程B超

C.患者定位

D.远程手术


答案:C

第9题:

简述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原理。


正确答案: (1)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疾病所需设备有直线加速器、γ-刀、回旋加速器以及近距离遥控后装机;由以上装置提供治疗所需用的X射线、γ射线、电子束、质子束、重粒子束以及间质内放疗所用的同位素;
(2)借助高精度的立体定向仪,在CT、MRI和DSA等影像技术的参与下对治疗靶点施行准确定位,确定靶点的坐标;
(3)用治疗计划系统,定出治疗计划;
(4)将靶点的三维坐标参数转换到照射装置的坐标系统中,通过控制入射线方向及其运行轨迹,使射线在靶点处聚集,以达到对靶点的治疗。

第10题:

简述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螺旋CT及体积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扫描速度和分辨率提高,高质量的CT图像及血管造
影三维重建的立体图像开始步入临床应用。新的磁共振成像软件和脉冲序列的开发,使得高速成
像进一步完善,空间分辨率接近CT水平,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接近普通血管造影。适合
脑深部核团损毁和脑瘤损毁的各种射频治疗仪,可在直视下手术的脑内窥镜,能够通过光纤传导
进行肿瘤汽化的激光器,适合脑深部术中照明的冷光源,适合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X刀、伽玛刀
等设备,将不断扩大和推动立体定向手术的未来发展。计算机、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将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