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人体()等类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

题目

痛风是人体()等类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

  • A、鸟嘌呤
  • B、胞嘧啶
  • C、尿嘧啶
  • D、腺嘌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痛风是()。

A、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B、是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C、由于肾功能减退,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的疾病

D、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E、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尿酸生成减少和(或)排泄过多,血尿酸浓度过低导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答案:A

第2题:

关于尿酸的生理功能,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尿酸是人体内的还原性物质

B.高尿酸血症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

C.高尿酸血症会导致痛风性肾病

D.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答案:A

第3题:

关于痛风,说法正确的是

A、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者不足10%

B、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超过10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过多

C、尿酸排泄障碍中,以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最为重要

D、酶的缺陷是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的主要原因

E、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都要发生痛风


参考答案:C

第4题:

核酸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极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物质。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由碱基(嘌呤或嘧啶)、磷酸及核糖(或脱氧核糖)组成。嘌呤核苷酸合成和代谢中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是高尿酸血症并由此导致痛风。使肾小球滤过尿酸减少而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

  • A、PRPP合成酶亢进
  • B、HGPRT缺乏
  • C、嘌呤分解增加
  • D、糖尿病肾病
  • E、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或不足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关于痛风的预防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饮酒
B、限制海鲜、动物内脏等摄入
C、每天饮水至少2000ml
D、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增加尿量来促进尿酸排出
E、控制饮食总热量

答案:D
解析:
痛风时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

第6题:

痛风的预防重要是控制人体嘌呤基的生成和尿酸的排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痛风发病的环境因素有( )。

A.核酸转化增加

B.尿酸排出受到抑制

C.尿酸重吸收增加

D.高原缺氧

E.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考核痛风的病因。

第8题:

乙醇对促进痛风的发生与发展及提高血尿酸浓度作用最大,其原因是()。

A、饮酒常伴食含丰富嘌呤的食物

B、乙醇可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肾脏尿酸的排泄

C、乙醇可直接增快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

D、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嘌呤,对痛风病人很不利

E、以上均是


答案:E

第9题:

关于痛风,说法正确的是

A.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者不足10%
B.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超过10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过多
C.尿酸排泄障碍中,以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最为重要
D.酶的缺陷是导致尿酸排泄减少的主要原因
E.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都要发生痛风

答案:C
解析:
[考点]痛风的发病机制
[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者占80%~90%,其中以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最为重要。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超过6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痛风患者中不足10%,酶的缺陷是导致尿酸生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仅有10%~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

第10题:

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排出增加或排出减少为引发()症状。


正确答案:痛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