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发生后开展的以食物中毒为中心的调查工作中,重点应放在发病

题目

食物中毒发生后开展的以食物中毒为中心的调查工作中,重点应放在发病前()

  • A、5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
  • E、72小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物中毒调查中,下列调查内容是必须的。和食物中毒调查有关的数学资料有哪些A、发病人数

B、就餐人数

C、发病时间

D、住院治疗人数

E、生产经营单位人数

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时,膳食调查有关数字资料有哪些A、48小时膳调

B、72小时膳调

C、24小时膳调

D、12小时膳调

E、36小时膳调

F、96小时膳调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CD


问题 2 答案:AC

第2题:

食物中毒发生后开展的以食物中毒为中心的调查工作中,重点应放在发病前( )

A.5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是

A、查清发病人数

B、查清是否为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

C、查清潜伏期的长短

D、查清责任者并收集处罚依据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第4题:

简述应如何开展食物中毒现场调查确定食物中毒的致病原因。


正确答案: 访谈相关人员、查阅相关记录、现场勘察(原辅料、生产加工、成品储存、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采集样本。
1)通过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询问,核实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
2)指导患者填写“进餐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发病48小时内食物进食情况;
3)尽可能采集患者呕吐物和血、尿、便等样品并快速检测。

第5题:

6月某日,某食堂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约3小时,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不发热,病程为16~36小时,预后良好。经卫生学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

考虑中毒是
A.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B.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C.韦氏梭菌食物中毒
D.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答案:B
解析: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腹泻型临床表现:由产生不耐热肠毒素菌株引起,潜伏期较长,为8~16小时,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一般不发热,病程16~36小时,预后良好。
蜡样芽胞杆菌可产生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肠毒素,包括耐热的呕吐毒素(126℃ 90分钟不被破坏)和不耐热的腹泻毒素(45℃30分钟或56℃5分钟可失活)。
预防措施:预防以减少污染为主。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良好操作规范。此外,剩饭及其他熟食品只能在10℃以下短时间贮存,且食用前须彻底加热,一般应在100℃加热20分钟。

第6题:

夏季某餐厅供应蛋炒饭引起近百人食物中毒,发病者潜伏期为2~5小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正常。经现场调查发现蛋炒饭使用的是前一天的剩饭。初步诊断这是一起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在我国引起该种食物中毒的常见中毒食品为A、乳及乳制品

B、蛋类

C、咸菜

D、剩米饭

E、豆制品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第7题:

疑为食物中毒进行的调查,要调查发病者48小时内的进食情况。(  )


答案:对
解析:
疑为食物中毒应询问进餐者在发病前48小时内的进餐食谱,进餐的主食副食名称、数量。

第8题:

以下无季节性发病特征的食物中毒类型为()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C.真萌毒素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答案:A

第9题:

对食物中毒发病患者应调查发病前()内的摄食情况.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C

第10题:

对食物中毒病人的调查应注意哪些环节?


正确答案: 1)对有关可疑食物列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调查时注意调查和分析发病者与未发病者的进食食物的差别。
2)重视对早发病和症状较重的病人的调查,确定首例病人和末例病人,初步判断食物中毒的潜伏期。
3)选择最了解事件情况的有关人员(包括病人),详细了解有关食物的来源、加工方法和过程、存放条件和时间、食用方法、进食人员及食用量等情况。
4)了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以排除或确定非食源性疾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