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过程中发生水口堵塞有钢水条件方面因素,也有连铸生产操作方面因素。

题目

浇注过程中发生水口堵塞有钢水条件方面因素,也有连铸生产操作方面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连铸操作中,盛钢桶采用吹氩的长水口保护浇注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

B、使中间包钢水成分、温度均匀

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参考答案:C

第2题:

连铸中间包长水口采用吹氩保护浇注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

B.使中间包钢水温度成份均匀

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D.防止水口堵塞


正确答案:C

第3题:

连铸过程中钢水的二次氧化有哪些来源?


本题答案:连铸过程中钢的二次氧化的来源有:
(1)注流和中间注流与空气的相互作用;
(2)中间包钢水表面和结晶器钢水表面与空气的相互作用;
(3)钢水与中间包衬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
(4)钢水与侵入式水口相互作用;
(5)钢水与中间包、结晶器保护渣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使钢水中的铝、硅、锰等元素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物是连铸坯中大颗粒夹杂的主要来源。

第4题:

下列模铸浇注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B.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C.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
D.浇注中移罐时,防止热浪灼伤,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前面

答案:D
解析: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浇注前应详细检查滑动水口及液压油路系统;往罐上安装液压缸时,不应对着传动架调整活塞杆长度;遇有滑板压不动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在铸台松动滑动水口顶丝;液压缸、油带漏油,不应继续使用;机械封顶用的压盖和凹型窝内,不应有水。
(2)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3)浇注钢锭时,钢水罐不应在中心注管或钢锭模上方下落。
(4)使用凉铸模浇注或进行软钢浇注时,应时刻提防钢水喷溅伤人。
(5)出现钢锭模或中注管漏钢时,不应浇水或用湿砖堵钢。
(6)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7)指挥摆罐的手势应明确;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 m:浇注中移罐时,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后面。
(8)不应在有红锭的钢锭模沿上站立,行走和进行其他操作。
(9)取样工具应干燥,人员站位应适当,样模钢水未凝固不应取样。

第5题:

连铸操作中中间包长水口采用吹氩保护浇注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

B.使中间包钢水温度、成分均匀

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D.防止水口堵塞


正确答案:C

第6题:

钢水温度过低,很容易导致中间包水口堵塞,中断浇注生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连铸浇注过程中水口堵塞的原因有哪些?精炼应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在浇注过程中,钢包、中间包水口和浸入式水口堵塞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钢水温度低,水口未烘烤好,钢水冷凝所致。二是因钢中高熔点的Al2O3(熔点2052℃)沉积在水口内壁上,使钢流逐渐变小而造成水口堵塞。为避免冷钢堵,炉外精炼应保证钢水具有合适的温度,并保证温度均匀;再有,严格的时间管理有助于减少冷钢堵水口。为避免夹杂堵,炉外精炼应控制好钢水中的酸溶铝含量≤0.006%,必要时采用喷粉、喂线精炼措施调整钢水中夹杂物的性态。

第8题:

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的原因有冷钢堵和()堵。


本题答案:夹杂

第9题:

连铸操作中盛钢桶采用吹氩的长水口保护浇注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

B.使中间包钢水温度、成分均匀

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连铸过程中钢水二次氧化有哪些来源?


正确答案:连铸过程中钢水二次氧化来源有:(1)钢包注流和中间包注流与空气的相互作用;(2)中间包钢水表面和结晶器钢水表面与空气的相互作用;(3)钢水与中间包衬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4)钢水与浸入式水口相互作用;(5)钢水与中间包、结晶器保护渣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