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元件的数量与安装位置如何考虑?

题目

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元件的数量与安装位置如何考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从炉底供给熔池的气体,通过元件喷出后以气泡的形式上浮,抽引钢水随之向上流动,从而熔池得到搅动。底部供气元件的数量、位置不同,其与顶吹氧流作用引起的综合搅拌效果是有差异的,所得到的冶金效果也不一样。供气元件的数量与转炉吨位、供气元件的类型有关,有安装2、4、8、16个元件者不等。试验与实践表明,供气元件的位置排列在炉底耳轴连接线上,或在此线附近为好,以便在倒炉取样、测温、等待化验结果等操作时,供气元件露出炉液面,保持熔池成分的稳定。
例如有些钢厂采用多层环缝管式元件4~8个,布置在0.4~0.6D(D为熔池直径)的同心圆上,与炉底耳轴连线中心的夹角为30°,冶金效果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选择底吹供气强度的根据是( )。

A.钢种

B.铁水成分

C.脱C速度

D.吹炼时间


正确答案:C

第2题:

从热平衡角度考虑,复吹转炉比顶吹转炉热效率( )。


正确答案:好

第3题:

在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选择底吹供气强度的根据是()

A、钢种

B、铁水成分

C、脱碳速度

D、炉型状况


本题答案:C

第4题:

复吹转炉的炉底供气元件的类型有()。

  • A、喷嘴型
  • B、砖型
  • C、细金属多孔塞型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复吹转炉底部供气气源的选择怎样考虑,其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复吹工艺底部供气的目的是搅拌熔池、强化冶炼、也可以提供热补偿燃气等。可供应用的气源种类很多,究竟哪种气源合适,应考虑:冶金行为良好、安全、对钢质量无害、制取容易、纯度高、价格便宜、供气时对元件有一定的冷却作用、对炉底耐火材料无强烈的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已应用的气源有N2、Ar、CO、O2、CO2等,但是应用广泛的还是N2气和Ar气。

第6题:

复吹转炉的底吹供气量,当冶炼中期( )时,可以减轻中期炉渣返干现象。

A.比前期大

B.比前期小

C.与前期相同


正确答案:B

第7题:

转炉炼钢按照供氧部位的不同分为()。

  • A、顶吹转炉
  • B、顶底复吹转炉
  • C、底吹转炉
  • D、高吹转炉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在复吹转炉冶炼中,选择底吹供气强度的根据是( )。

A.钢种

B.铁水成份

C.脱碳速度

D.吹炼时间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与顶吹转炉相比,复吹转炉钢水锰含量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 A、复吹转炉使钢和渣在炉内混匀时间短
  • B、复吹降低了钢中氧含量
  • C、复吹转炉成渣速度快
  • D、复吹比顶吹时间短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复吹转炉底部可供气源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N2是制氧的副产品,也是惰性气体中价格最便宜的气源。倘若吹炼全程底部供N2气时,即使供氮强度小,钢水中ω〔N〕也会增加0.0030%;实践表明,吹炼的前、中期供给N2气,钢水中增氮的危险性很小;因此在吹炼的中、后期恰当的时机切换为其他气体,就不会影响钢质量了。
(2)Ar是最理想的搅拌气源,既能保证熔池的搅拌效果,对钢质量又无不良影响;但Ar气资源有限,标态为1000m3/h的制氧机,只能产出Ar气(标态)25m3,且制Ar设备费用昂贵,所以Ar气的价格也较贵。
(3)CO2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冷却效应包括物理效应与化学效应。CO2气体进入熔池会与[C]反应即CO2+[C]=2CO,生成的CO气体相当CO2体积的2倍,有利于熔池搅动。CO2→CO为吸热反应,这部分化学热对元件起到有效的冷却作用。正是这个反应也使碳质供气元件脱碳,受到一定的损坏。吹炼后期还会发生CO2+[Fe]=(FeO)+CO反应,生成的(FeO)对元件也有侵蚀作用,所以不宜全程供CO2气。采用吹炼前期供N2气,后期切换为CO2,或CO2+N2的混合气体,这种吹炼模式的冶金效果较好,充分发挥cch对元件的冷却作用,元件寿命有提高。
(4)CO是无色、无味,但有剧毒和有爆炸危险的气体。CO气具有良好的物理冷却性能,其冶金效果与Ar气相当。有的研究认为,若采用CO气作为复吹气源时,最好配入一定比例的CO2气体,以不高于10%为宜。此外各管路、阀门等部位应有防毒、防爆的设施。
(5)O2作为底部气源,其用量最好不超过供氧总量的10%,必须同时供给天然气、或丙烷、或油为冷却剂,以对元件遮盖保护。
此外,也可用空气或CaCO3的粉剂等为底部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