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必须在地表铺设()。

题目

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必须在地表铺设()。

  • A、塑料排水管
  • B、排水砂垫层
  • C、塑料排水带
  • D、排水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时,不需要堆载材料。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预压法处理软弱地基,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 真空预压法加固区地表中心点的侧向位移小于该点的沉降
B. 真空预压法控制真空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发生失稳破坏
C.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孔隙水压力会减小
D. 超载预压可减小地基的次固结变形

答案:B
解析:
B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22条条文说明规定,真空预压的效果和膜内真空度大小关系很大,真空度越大,预压效果越好。如真空度不高,加上砂井井阻影响,处理效果将受到较大影响。故保持真空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处理效果。

第3题:

以下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的人工地基是双层地基的是()

A.堆载预压法

B.换填垫层法

C.真空预压法

D.砂石桩法


参考答案:B

第4题:

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必须在地表铺设的设施是(  )。

A.塑料排水板
B.排水砂垫层
C.塑料排水带
D.排水沟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13条,预压处理地基应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层。

第5题:

下列关于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弱黏土地基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控制加载速率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B、工程上一般根据每天最大竖向变形量和边桩水平位移量控制加载速率
C、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后地基将不会发生固结变形
D、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后将有效减小地基的次固结变形
隐藏答案收藏

答案:A,B,D
解析:
由于软粘土地基坑剪强度低,无论直接建造建筑还是进行堆载预压往往都不可能快速加载,而必须分级逐渐加荷,待前期荷载下地基强度增加到足已加下一级荷载时,方可加下一级荷载。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10.2.2条规定,对堆载预压工程,在加载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量、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真空预压应进行膜下真空度、地下水位、地面变形、深层竖向变形、孔隙水压力等监测。真空预压加固区周边有建筑物时,还应进行深层侧向位移和地表边桩位移监测。
根据《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105页的相关内容规定,如果建筑物对沉降要求很严格,使用期间不允许再产生主固结沉降甚至需减小一部分次固结沉降,则预压荷载应大于建筑物使用荷载即所谓超载预压。增大预压荷载实质上是增加总的固结沉降量。当地基达到固结度一定,则预压荷载越大,完成的主固结沉降量也越大,因此,超载预压可加速固结沉降的过程,此外超载预压尚可减小次固结沉降量并使次固结沉降发生的时间推迟。

第6题:

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层,其最小厚度为:
A. 200mm B. 300mm C. 400mm D. 500mm


答案:D
解析:
提示: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规定。

第7题: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
A.换填法 B.预压法 C.强夯法 D.深层搅拌法


答案:A
解析: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强度较高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等性能稳定且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分层夯压至要求的密实度。换填法可有效地处理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常可用作为地基浅层处理的方法。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

第8题: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 ( )来处理软弱地基。

A.夯实地基法

B.挤密桩地基法

C.换填地基法

D.预压地基法


正确答案:C

第9题:

对软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超载预压是指预压荷载大于加固地基以后的工作荷载
(B)多级堆载预压加固时,在一级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强度增长满足下一级荷载下地基稳定性要求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C)堆载预压加固时,当地基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
(D)对堆载预压后的地基,应采用标贯试验或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答案:A,B,C
解析:

第10题:

下列关于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说法中,()是不正确的。
A.控制加载速率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失稳
B.采用超载预压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地基使用期间的沉降
C.当夹有较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层时,宜采用真空预压法
D.在某些条件下也可用构筑物的自重进行堆载预压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