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砖砌体和钢筋砼构造柱组合墙,下列错误的是()

题目

关于砖砌体和钢筋砼构造柱组合墙,下列错误的是()

  • A、构造柱与圈梁形成“弱框架”,构造柱承担了部分荷载,因此其砌体可比一般砖砌体结构放宽构造要求;
  • B、组合墙的圈梁应比一般砖砌体结构采取更严格的构造措施;
  • C、组合墙的边柱、角柱的截面及尺寸及配筋宜比一般砖砌体结构加大;
  • D、组合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砼构造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2-11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14,箍筋采HPB300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以下关于砌体结构的4种观点:
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Ⅱ.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有组合墙楼层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
Ⅲ.抗震设防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6%;
Ⅳ.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试,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Ⅰ、Ⅱ正确,Ⅲ、Ⅳ错误 (B)II、Ⅲ正确,Ⅰ、Ⅳ错误
(C)Ⅲ、Ⅳ正确,Ⅰ、Ⅱ错误 (D)Ⅰ、Ⅲ正确,II、Ⅳ错误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Ⅰ.根据《砌规》8. 2. 8条,正确;
Ⅱ.根据《砌规》8. 2. 8条,不正确;
Ⅲ.根据《砌规》10. 3. 2条,正确;
Ⅳ.根据《砌规》8. I. 3条,不正确。故选(D)

第2题: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设置如图所示。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4



14,箍筋采用HPB300级Φ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10kN/m,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传至该墙顶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不考虑本层墙体自重。[2012年真题]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3.以下关于砌体结构的4种观点:
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Ⅱ.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有组合墙楼层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宜小于180mm;
Ⅲ.抗震设防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6%;
Ⅳ.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Ⅰ.Ⅱ正确,Ⅲ.Ⅳ错误
B.Ⅱ.Ⅲ正确,Ⅰ.Ⅳ错误
C.Ⅲ.Ⅳ正确,Ⅰ.Ⅱ错误
D.Ⅰ.Ⅲ正确,Ⅱ.Ⅳ错误

答案:D
解析:
Ⅰ项,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9条第3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正确;Ⅱ项,根据第8.2.9条第4款,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错误;Ⅲ项,根据第10.2.2条第3款规定,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的配筋率不小于0.6%,大于1.4%时取1.4%,正确;Ⅳ项,根据第8.1.3条第5款规定,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错误。

第3题:

配筋砌体结构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结构的统称。

A、网状配筋砌体柱

B、水平配筋砌体墙

C、配筋砌块砌体

D、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E、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构造柱和砖组合墙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构造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

  • A、200×200MM
  • B、240×240MM
  • C、300×300MM
  • D、350×350MM

正确答案:B

第6题:

某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如图所示,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构造柱截面均为240mm×240mm,混凝土采用C20(fc=9.6MPa)。砌体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和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承载力验算时不考虑墙体自重。

假定,组合墙中部构造柱顶作用一偏心荷载,其轴向压力设计值N=672kN,在墙体平面外方向的砌体截面受压区高度x=120mm。构造柱纵向受力钢筋为HPB300级,采用对称配筋,as=a's=35mm。试问,该构造柱计算所需总配筋值(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计算截面宽度取构造柱的间距。

A.310
B.440
C.610
D.800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下列砖砌体构造或部位应设拉结钢筋的有()

  • A、构造柱砌体
  • B、斜槎砌体
  • C、直槎砌体
  • D、预留临时洞口砌体

正确答案:A,C

第8题:

如图14所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已知墙厚240mm,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l1=l2=1700mm,计算高度3.8m。配置4Φ12HPB300钢筋,砖墙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采用C20的混凝土。

该组合墙的强度系数,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611
B、0、703
C、0、456
D、0、513

答案:B
解析:
已知沿墙长方向构造柱间距l=1700mm,沿墙长方向构造柱宽度bc=240m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7条规定,组合砖墙的强度系数按下式计算

第9题: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配筋砌体结构是指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的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不包括()。

  • A、网状配筋砌体柱
  • B、水平配筋砸体墙
  • C、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浆面层组合砌体柱
  • D、配筋混凝土砌块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对于砖砌体和钢砼构造柱组成的组合砖墙,下列构造柱因素中()因素对组合砖墙的承载力影响最为显著。

  • A、柱砼强度;
  • B、柱断面大小;
  • C、柱配筋;
  • D、柱间距。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