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靠山侧边墙或边墙后,应设置纵

题目

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靠山侧边墙或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纵向盲沟设置纵坡不小于()。

  • A、5‰
  • B、3‰
  • C、2‰
  • D、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增设明洞时,靠山侧边墙或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纵向盲沟设置纵坡不小于()。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第2题:

【案例题】某石方暗挖工程,在作业时发生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等现象,要求进行处理。

1.发生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的地段地下水十分活跃,则处理办法是()。

A.先治水后治塌

B.先治塌后治水

C.治水治塌同时进行

D.先论证后再制订方案

2.处理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工作开始前,应先()。

A.加固边墙滑脱的岩体

B.加固塌方段两端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C.清除塌方段两端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D.加固塌方段两端未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3.处理坍塌时,一般宜先()。

A.处理顶拱,然后再逐步处理两侧边墙

B.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

C.两侧边墙和顶拱应同时处理

D.处理的顺序不作要求

4.处理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时,施工人员应()。

A.位于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下方进行工作

B.在作业的整个过程注意观察现场

C.位于有可靠的掩护体下进行工作,作业的整个过程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D.随时系好安全带

5.开挖与衬砌平行作业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控制,但一般不应小于()。

A.50m

B.40m

C.30m


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C

第3题:

明洞顶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靠山侧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设置纵坡不小于2‰的纵向盲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当边坡松软易坍塌及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明洞施工宜采用( )。

A.先墙后拱法
B.先拱后墙法
C.拱墙同时
D.从下向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明洞施工一般采用先墙后拱法。当边坡松软易坍塌及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施工宜采用先拱后墙法。在仰坡暂能稳定的情况下,宜由内向外进行施工;在仰坡易坍塌的情况下,宜先将明洞拱圈浇筑到仰坡脚,再由内向外作洞内拱圈,并确保仰坡稳定。明洞与暗洞拱圈应连接良好。

第5题:

明洞工程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基础混凝土灌注前必须排除坑内积水,边墙基础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B.偏压和单压明洞外边墙的基底,在垂直路线方向应按设计要求挖成一定坡度的斜坡,提高边墙抗滑力
C.当地基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并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处理方案施工
D.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可以回填前施工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66页
明洞边墙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开挖应核对地质条件,检测地基承载力,当地基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并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处理方案施工。
(2)偏压和单压明洞外边墙的基底,在垂直路线方向应按设计要求挖成一定坡度的斜坡,提高边墙抗滑力。
(3)基础混凝土灌注前必须排除坑内积水,边墙基础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应与回填同时施工,D错误。

第6题:

某石方暗挖工程,在作业时发生洞室冒顶或边墙滑脱等现象,按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坍塌时,一般宜先()。

A、处理顶拱,然后再逐步处理两侧边墙

B、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

C、两侧边墙和顶拱应同时处理

D、处理的顺序不作要求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明洞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
B.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应与回填同时施工
C.靠山侧边墙顶或边墙墙后,应设置纵向和竖向盲管,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
D.石质地层中墙背与岩壁空隙较大时,可采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隧道洞口、明洞施工。石质地层中墙背与岩壁空隙不大时,可采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开凿成台阶状,用干砌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紧密,不得任意抛填土石。参见教材P228。

第8题:

隧道内有漏水时,应查明水源、漏水位置及漏水量大小,遵循“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整治,可选用以下措施()。

A.拱部(或边墙)漏水整治可使用快凝水泥或水玻璃浆液作永久堵水材料

B.边墙淌水整治可在边墙内设竖向排水暗槽或边墙背后设竖向盲沟等

C.隧底冒水整治可压注水泥砂浆、加深或增设排水沟、翻修隧底仰拱或铺底等

D.整治隧道衬砌漏水,宜采取“拱堵边排”方案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下列对山岭隧道的明洞施工技术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B、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C、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内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外侧边墙。
D、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用跳槽法。


答案:C
解析:
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做内侧边墙。参见教材P134。

第10题:

明洞回填施工中错误的做法有()。


A.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
B.墙背回填时,底部应铺填0.5~1.0m厚碎石并夯实
C.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应先将排水设施处回填夯实后,再整体回填
D.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

答案:C
解析:
明洞回填施工应符合的规定:
(1)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底部应铺填0.5~1.0m厚碎石并夯实,然后向上回填。
(2)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应与回填同时施工。故C选项错误。
(3)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两侧回填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分层满铺填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