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液化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当满足哪些条件时,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题目

在可液化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当满足哪些条件时,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软弱地基上修建的土质路堤,用下列哪些选项的工程措施可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A)在路堤坡脚增设反压护道
(B)增加填筑体的密实度
(C)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D)在路堤坡脚增设抗滑桩


答案:A,C,D
解析:

第2题: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引起的沉降是由地基固结产生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填石路堤基底处理要求正确的有()。

A、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块石回填
B、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C、 除满足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外,承载力还应满足设计要求
D、 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E、 当路堤原地基横坡陡于1:5时,应设置支挡结构物

答案:B,C,D
解析:
2018新教材P2(1)除满足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外,承载力还应满足设计要求。(2)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B选项是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

第4题:

对于在软土和松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应用边坡坡脚处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于路堤基地底面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在陆地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应根据沉降观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并应及时调整工艺、工法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应作为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

第5题:

地面横坡陡于1:2.5的地基和松软土层或池塘地基以及施工技术复杂的地基,均应在路堤填筑期间对路堤和地基()。发现有显著位移或异常变形时,应即暂停施工,查明原因,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进行观测

第6题:

下列在关于路堤基底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基顶面有树根草皮和树根、耕作物、腐植土时应予清除
B.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路堤基底范围内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
C.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路堤基底范围内可采取在路堤底部填筑透水 性较差材料的措施
D.路堤在地面横坡较缓、基底土密实的条件下,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答案:A,B,D
解析:
地基顶面有草根和树根、耕作物或各种杂物存在时,由于它们腐烂后易形成滑动面或产生较大的沉陷,填筑路堤前应予清除。冬期施工时,顶面的雪、冰或冻土必须予以清除,以免地基与路堤之间的接触面因辗压不实而形成软弱面。地基顶面有滞水,特别是路堤经过水田、池塘或洼地时,应根据积水深度和水下淤泥层厚度等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砂砾石等处理措施,然后再用适宜的填料填筑路堤。

第7题:

石方路堤填筑时,当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用()。

  • A、土方填筑
  • B、土石混合填筑
  • C、石方填筑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软弱地基上修建的土质路堤,采用下列哪些选项的工程措施可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

A、在路堤坡脚增设反压护道
B、加大路堤坡角
C、增加填筑体的密实度
D、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答案:A,D
解析:
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反压护道指的是为防止软弱地基产生剪切、滑移,保证路基稳定,对积水路段和填土高度超过临界高度路段在路堤一侧或两侧填筑起反压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土体。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7.7.5条规定,①反压护道可在路堤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其高度不宜超过路堤高度的1/2,其宽度应通过稳定计算确定。②软土地基上路堤底部宜设置排水垫层,厚度宜为0.5米。③对浅层厚度小的软土地基,可采用换填处理。④路堤加筋应采用强度高、变形小、耐老化的土工合成材料总作为路堤的加筋材料。⑤路堤可采用粉煤灰等进行填筑。

第9题:

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装置进行地基沉降观测。路堤填筑速率应满足: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边桩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10mm;5mm

第10题:

在可液化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可采取下列()等抗震措施。

  • A、换土
  • B、设置反压护道
  • C、降低填土高度
  • D、地基加固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