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充放电过程为可逆过程,从理论上看,电池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

题目

由于充放电过程为可逆过程,从理论上看,电池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所以免维护的,维护工作不主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逆电池特性的是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蓄电池的核对性充放电过程中,若连续三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应加强监视,缩短单个电池电压普测周期


答案:B
解析:

第3题:

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A)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Gm=0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一块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在2~3年(假设每天充放电循环一次),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是有限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命是()

  • A、200~500次
  • B、900-2500次
  • C、100~580次
  • D、600~1000次

正确答案:D

第5题:

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一个阳离子在电极中“镶嵌”和“脱离”的过程。电极材料中的孔洞越多,这个过程进行得越迅速,从宏观的角度看则表现为蓄电池充放电的速度越快。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薄到极限(只有一层原子的厚度),所以阳离子的移动所受限制很小;同时它也具有网状结构,由石墨烯所制成的电极材料拥有足够多的孔洞。因此,石墨烯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电极材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蓄电池充电实际上是阳离子在电极中“脱离”的过程
B.电极材料中的孔洞越多,蓄电池充放电的速度越快
C.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
D.石墨烯在微观上可无限接近二维结构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
依据原文第一句可知,蓄电池充电实际上是阳离子在电极中“镶嵌”的过程,而不是“脱离”的过程,说法不正确,当选。
B项,依据原文第二句可知,“电极材料中的孔洞越多,蓄电池充放电的速度越快”的说法正确,排除;
C项,依据原文后两句可知,“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的说法正确,排除;
D项,依据原文“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薄到极限(只有一层原子的厚度)”可知,“石墨烯在微观上可无限接近二维结构”的说法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第6题:

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是指()

A.蓄电池实际使用时间

B.输出一定容量情况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总次数

C.只是充放电的循环总次数


答案:B

第7题:

蓄电池的核对性充放电过程中,若连续三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100%,应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答案:B
解析:

第8题:

由于充放电过程为可逆过程,从理论上看,电池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所以免维护的,维护工作不主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图示四个循环过程中,从理论上看能够实现的循环过程是图( )。



答案:A
解析:
A选项中气体先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对应温度降低,再经过等温压缩,p增大,v减小,再经过等体升压,温度回到原来的温度T,可行。BD选项中两条绝热线不重合是不可能的,排除。C选项中先绝热膨胀,温度降低,,等体降压,温度再次降低,不可能通过等温过程回到原来的温度,排除。故答案选A。

第10题: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 A、可逆过程不但是内部平衡,而且与外界平衡
  • B、可逆过程中工质可以恢复为初态
  • C、可逆过程比准静态过程进行得快得多
  • D、准静态过程是进行得无限慢过程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