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装技术是SMT的核心,()是决定表面贴装产品质量的关键。

题目

表面安装技术是SMT的核心,()是决定表面贴装产品质量的关键。

  • A、印刷
  • B、贴片
  • C、焊接
  • D、检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SMT的中文意思是?()

  • A、表面贴装元器件
  • B、电子元件器
  • C、表面贴装技术
  •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2题:

贴装表面贴装元器件只能用贴片机。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表面贴装技术的简称是()。

A.SMC

B.SMD

C.SMB

D.SMT


正确答案:D

第4题:

SMT全称是()。

  • A、表面贴装技术
  • B、表面贴装元件
  • C、工程更改通知
  • D、站位表

正确答案:A

第5题:

SMT零件样品试作可采用下列何者方法:()

  • A、流线式生产
  • B、手印机器贴装
  • C、手印手贴装
  • D、以上皆非

正确答案:B

第6题:

最大的SMT-PCB的尺寸应()。

  • A、大于贴片机最大贴装尺寸
  • B、小于贴片机最大贴装尺寸
  • C、等于贴片机最小贴装尺寸
  • D、等于贴片机最大贴装尺寸

正确答案:D

第7题:

SMT中文意思是什么()。

  • A、表面贴装技朮
  • B、超小型电子管
  • C、系统管理工具
  • D、表面组装技朮趋势

正确答案:A

第8题:

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表面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为片状元件(Chip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表面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和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采用SMT;
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12.7mm(0.5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轰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其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Microcircuits)”命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品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志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S
MT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
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为厚膜电路)的生产制造之中。
Ⅱ第二阶段(1976~1985年)这一阶段促使了电子产品迅速小型化,多功能化;SMT自动化设备大量研制开发出来。
Ⅲ第三阶段(1986~现在)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进一步改善电子产品的性能-价格比;SMT工艺可靠性提高。

第9题:

SMT的中文意思是()

  • A、表面贴装技术
  • B、表面涂覆技术
  • C、表面印刷技术
  • D、表面安装技术

正确答案:A

第10题:

SMT是表面贴装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