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石油产品时,若无闪点资料可查,则应按照()对待。

题目

运输石油产品时,若无闪点资料可查,则应按照()对待。

  • A、一级易燃液体
  • B、二级易燃液体
  • C、三级易燃液体
  • D、四级易燃液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装运原油时,若无闪点资料可查,则应以二级易燃液体处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测定石油及其产品的闪点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测定石油及其产品的闪点的意义有
(1)从油品的闪点判断油品的轻重;
(2)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我国是依据石油产品的闪点高低来划分其火灾危险性的,其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3)石油产品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测定闪点能判断是否混入其它油品。

第3题:

装运原油时,如无闪点资料可查,则按一级易燃液体处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装运原油如无闪点资料可查时,应按()油品处理。

  • A、三级油品
  • B、二级油品
  • C、一级油品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测定石油产品闪点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测定闪点时,用防护屏围着,防止明亮光线和空气流动,使测定结果准确。
(2)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因为油中有水会形成气泡覆盖于液面上,影响油的正常汽化,使测定结果偏高,或试油外溢,无法试验。
(3)与升温速度有关,加热速度快,单位时间给予油品的热量多,蒸发快,使空气中油蒸气浓度提前达到爆炸下限,测定结果偏低,加热速度慢,测定时间长,推迟了使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闪火浓度的时间,使结果偏高。
(4)与点火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有关,点火时火焰直径大,则所得结果偏低;火焰在液面移动的时间越长,离液面越低,则所得结果偏低;反之,则较正常时高。

第6题:

闭口闪点一般用于重质石油产品如润滑油的闪点测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论述石油产品的物化性质(沸点,闪点等)。


正确答案: 石油的物化性质: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而有明显的变化。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储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亦不同。
(1)石油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黏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黏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凝析气田所产凝析油从浅黄色到无色。
(2)石油的臭味: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含硫化物较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3)石油的密度:密度大小与石油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数量有关。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容量大,颜色深;低分子量烃含量高,密度小。原油按其密度可分4类:轻质原油(密度<0.87g/cm3),中质原油(≥0.87~0.92g/cm3),重质原油(≥0.92~1.0g/cm3),超重质原油(≥1.0g/cm3)。我国生产的原油密度变化也较大,以轻质和中质原油为主,也产部分重质原油。
(4)石油的黏度:黏度大小决定着石油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黏度变小。而压力增大黏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黏度比地面的原油黏度小。根据黏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000mPa•S),特稠油(≥10000~50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50000mPa•S)四类。
(5)石油的荧光反应: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照射停止发光现象立即消失。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可指示找矿。
(6)石油的溶解性: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7)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石油可分为高凝油(≥40℃),常规油(-10~40℃),低凝油(<-10℃)三类。我国多数油田所产原油的凝固点在15~30℃之间。石油含蜡量系指原油中含石蜡的百分数。石蜡在其熔点温度(37~76℃)时溶于石油中,一旦低于熔点温度,原油中就出现石蜡结晶。含蜡量高的原油凝固点也高。我国主要油田所产原油的含蜡量较高,在20%~30%之间。
(8)石油的燃烧特性: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闪点”指石油在容器内受热,容器口遇火则发生闪火但随之又熄灭时的温度。“燃点”指受热继续升高,遇火不但出现闪火而且引起了燃烧的温度。“自燃点”指原油在受热已达到相当高的温度,即便不接触火种也出现自燃现象的温度。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水不同,没有固定的沸点。其闪点随具不同沸点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同而各有差异。沸点越高,闪点也高。石油作为一种混合物,其闪点在-20~100℃之间,而自燃点则为380~530℃之间。
(9)石油的馏分组成:由于石油是由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随着温度的增高,首先是轻组分馏出,继而为较重的烃馏分,最后剩余胶质,沥青质残渣。通过实践测定,我国原油的初沸点在70~100℃之间。在一次加工中,产品的馏出顺序大致为:95℃以下首先是石油醚,40~180℃之间为航空汽油,205℃左右为汽车汽油,120~240℃为重汽油,200~315℃为煤油,270~300℃为润滑油,190~350℃为柴油,350℃以上则为残余物(渣油)。
(10)石油的热值:热值系指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单位以MJ/kg表示。平均低位发热量石油为41.87MJ/kg,折算标准燃料系数为1.4286。

第8题:

当装运的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应按一级易燃液体对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石油产品中的轻质油闪点比重质油闪点()。

  • A、低
  • B、高
  • C、无法比较
  • D、相同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装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则应按二级易燃液体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