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化肥“三看”原则是什么?

题目

施用化肥“三看”原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山地、草原、农业,非点源调查主要包括〈
A. 农药施用量
B. 化肥流失量
C. 化肥施用量
D. 生物多样性
E. 化肥流失规律


答案:A,B,C,E
解析:

第2题: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 )。
A. 化肥流失率
B. 农药施用量
c. 生物多样性
D. 化肥施用量


答案:A,B,D
解析:

第3题: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北方果树在冬季的用肥量并不大
你要问全国范围,那肯定是南方的用肥量比北方大的多,在福建、两广、海南等地,冬季一样可以种植各种作物,用肥量和夏季一样多。
如果在北方,还是大棚蔬菜用的化肥最多,因为大棚菜种植密集、生长期短,对化肥的需求量要比果树大多了。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王玉堂)

第4题:

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对于山地、草原、农业,非点源调查主要包括()。

A:农药施用量
B:化肥流失量
C:化肥施用量
D:生物多样性
E:化肥流失规律

答案:A,B,C,E
解析:

第6题: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査时,应调查()。
A.化肥流失率 B.农药施用量
C.生物多样性 D.化肥施用量


答案:A,B,D
解析:

第7题: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

A:化肥流失率
B:农药施用量
C:生物多样性
D:化肥施用量

答案:A,B,D
解析: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化肥流失率、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

第8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是( )

A.少量施用化肥

B.深施化肥

C.集中施用化肥

D.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正确答案:D

第9题:

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

  • A、有机肥料
  • B、合理施用化肥
  • C、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 D、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能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是()。

  • A、施用有机肥
  • B、施用石灰
  • C、施用化肥
  • D、施用微肥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