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光温室韭菜反季节生产中露地养根的技术要点。

题目

简述日光温室韭菜反季节生产中露地养根的技术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的技术环节?


正确答案: 整地作畦、播种、移栽、灌溉、施肥、整形修剪、中耕除草、防寒越冬。

第2题:

试述一二年生露地草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 在露地花卉中,一二年生花卉对栽培管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花圃中要占用土壤、灌溉和管理条件最好的地段。
(1)、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种时期:
①、一年生花卉:又名春播花卉。通常与春季晚霜终止后播种,南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北方地区则在4月上中旬。此外,设施栽培种可以提前播种。
②、二年生花卉:又名秋播花卉,要求在严冬到来之前,在冷凉短日照的条件下,形成强健的营养器官,次年开花。南方约9月下旬制10月上旬,北方约9月上中旬,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
(2)播种和播种后的管理:
①、整地作畦
②、播种前要浇透底水。
③、通常不用进行种子处理。小粒种子可以撒播,大粒种子用穴播,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④、露地常用沟播
⑤、播种后加覆盖物以防水分蒸发,达到保湿的效果。
⑥、幼苗出土后应急时间苗。
⑦、幼苗长至3-4片针叶时移植。
(3)栽培管理措施:
①、二年生花卉在北京地区8月中下旬播种,发芽后在10月底至11月初要将幼苗栽到阳畦过冬。3月中上旬应将小苗移到阳畦南面的畦内。
②、为使植株低矮分枝多,可以进行摘心,如:一串红、荷兰菊、美女樱,而凤仙花、鸡冠花、三色堇翠菊通常不用摘心。在栽培过程中应经常进行灌水,追肥和中耕除草。
③、一二年生花卉品种易退化,要采取合理的隔离须措施防止品种的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要经常进行选择去杂工作,保持良好的栽培环境。使品种的优良特性充分表现出来,此外还要 注意正确的采收种子,从品种正确的母株上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

第3题:

用沼肥种露地栽培花卉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露地栽培花卉主要做基肥和追肥,使用中应掌握以下技术:
(1)基肥:提前半个月,结合整地,按1米2施沼渣2千克,拌匀。若为穴施,视树大小,每穴1~2千克,覆土10厘米,然后栽植。名贵品种最好不放底肥,而改以疏松肥土垫穴,活后根基抽槽施肥。
(2)追肥:追肥应根据需要从严掌握,不同的花卉品种其需肥吸肥能力不完全相同。因此,使用沼肥应有不同。生长较快的花卉、草木花卉、观叶性花卉,可1月1次沼液,浓度为3份沼液7份清水。生长较慢的花卉、木本花卉、观花观果花卉,按其生育期要求,1份沼液加3份清水追肥。穴施:可在根梢处挖穴,采用沼液、沼渣混施,依树大小,0.5~5千克不等。

第4题:

简述韭菜分蘖、跳根特性及其与栽培技术的关系。


正确答案: 韭菜的分蘖属于营养生长范畴,是韭菜更新复壮的主要形式,其过程是,从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分生腋芽,分蘖初期腋芽与原有植株被包裹在同一叶鞘中,随着腋芽生长增粗,胀破叶鞘而发育成独立的植株。植株的营养状况是影响韭菜分蘖的主要原因,而韭菜的播种期、播种量、栽植密度、每年收割次数和栽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韭菜分蘖力的强弱。如播种过晚或播种量太大,当年分蘖量明显减少。若栽植过密,每年收割次数过多或肥水供应不足都将降低植株的营养状况,使韭菜的分蘖次数和每次分蘖株数相应减少。
韭菜的跳根是由于不断分蘖所致。因为分蘖在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发生,新形成的分蘖必然位于原来植株茎盘的上部。当腋芽发育成新植株时,便从新植株茎盘的边缘长出新的须根,故新的须根必然在原有植株根系的上方,随着分蘖有层次的上移,生根位置不断上升,使新的根系逐渐接近地表,这一现象称为“跳根”。韭菜分蘖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跳根快慢的主要因素,每年的跳根高度则取决于每年分蘖次数和收割次数。为避免和减弱跳根对韭菜生长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分蘖力中等的品种,适当加大播种量,提高栽植密度;(2)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采用沟栽,适当深栽,随根系上移及时培土铺粪;(3)增施基肥,深施追肥,避免地表撒施,可延缓跳根速度,延长韭菜寿命,以利持续高产。

第5题:

简述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嫁接换根的意义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嫁接的意义
茄子易受黄萎病、青枯病、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危害,不能重茬,需5~6年轮作。采用嫁接育苗,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治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使连作成为现实,而且由于根系强大,吸收水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具有提高产量、品质,延长采收期的作用。
2.嫁接方法
(1)砧木选择。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砧木多是从野生茄子中筛选出来的高抗或免疫品种,如托鲁巴姆。
(2)播种。托鲁巴姆不易发芽,可用15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48h,置于日温35℃,夜温15℃的条件下,8~10d可发芽。播种时由于托鲁巴姆种子拱土能力差,覆盖2~3mm厚的药土即可,二叶一心时移入营养钵中。当砧木苗子叶展平,真叶显露时播接穗。茄子种子发芽较慢,可采用变温催芽的方法,即一天中25~30℃8h,10~20℃16h交替进行,使发芽整齐,5~6d即可出齐。茄子黄萎病在苗期就能侵入到植株体内,潜伏到门茄瞪眼期发病,播种接穗时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并用塑料薄膜将育苗营养土与下部土壤隔开,防止病菌侵入。
(3)嫁接。砧木具8~9叶,接穗具6~7叶,茎粗达0.5cm开始嫁接。生产中多采用劈接法,即用刀片在砧木2片真叶以上平切,去掉上部,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1.0~1.2cm深。而后迅速将接穗苗拔起,在接穗半木质化处(幼苗上2cm左右的变色带,即半木质化处),两侧以30°向下斜切,形成长1cm的楔形,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中,用嫁接夹固定好。
(4)接后管理。利用小拱棚保温保湿并遮光,3d后逐渐见光。嫁接10~12d后愈合,伤口愈合后逐渐通风炼苗。茄苗现大蕾时定植。

第6题:

介绍北方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10cm见方分苗或移入营养钵。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田间管理包括浇水、追肥、植株调整等。定植后浇一次水,及时中耕保墒。中晚熟品种,生长势较旺,缓苗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防徒长。早熟品种只能短期蹲苗,在第一穗坐果后,结合追肥浇催过水。进入结果期后,对水分要求越来越多,结果盛期达到高峰,应视天气情况4~6天浇水一次。盛果期也是养分吸收盛期,基肥不足时,缓苗后可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氮素化肥225~300kg。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腐熟畜粪干7500kg,以后每采收一穗果追肥一次,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结果期还可以喷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作根外追肥。番茄的植株调整包括支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疏花疏果等,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番茄果实的生理障碍有多种,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裂果、日烧等,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主要是因水费不当造成的,所以应对水肥等管理条件充分注意。

第7题:

简述大树移栽前围根缩坨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对象:胸径在25或30cm以上的大树
(2)围根缩坨的同时,疏开过密的植株,对要移栽的树木进行修剪。
(3)时间:移栽前2~3年的春季临近萌芽前或秋季(应急时,可在一年中的早春和深秋分两次完成)。
(4)开沟断根水平位置:落叶树种—离干基距离约为树木胸径的5倍,常绿树可小些。破土开沟,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三年移栽。

第8题:

多年栽培的的韭菜入秋前一般只割()刀,以后即行养根。


正确答案:

第9题:

露地韭菜定植后的管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露地韭菜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定植后的当年的管理:定植当年一般不收获,着重养根壮秧即及时浇缓苗水,然后中耕蹲苗,培养健壮的根株,蹲苗后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旺盛生长期加强水肥供应,10月下旬减少浇水促进回根,封垄前浇足冻水确保顺利过冬,此外还要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2、第二年后的管理:
(1)春季管理:韭菜返青期前清理地上部分的枯叶、杂草、疏松表土,有利于提高地温和促进根系发育,返青后若墒情不足应及时浇返青水,缺肥可以进行行间铺施有机肥,每次收割后新叶长出3-5cm时追肥浇水,追肥以速效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为主,还可以用氨水防治地蛆,除一般田间管理外,还应采取客土、培土剔根、紧撮等管理措施(2)夏季管理:韭菜夏季一般不再收割,以养根壮棵为主,控制肥水管理,注意雨后排水打药防病,中耕除草(3)秋季管理:应加强肥水和防治病虫害。

第10题:

试述干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品种选择。适合作干椒栽培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果实颜色鲜红、果形细长、加工晒干后不褪色;有较浓的辛辣味;果肉含水量小,干物质含量高。
2.播种育苗。春季可利用阳畦或小拱棚等简易设施育苗,一般在当地终霜前50d播种,于3叶期分苗至营养钵中,苗龄60~70d。苗期管理同鲜食辣椒。
3.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宜选择麦茬地等多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生茬地,定植前每667m2施入优质农家肥3000kg,磷酸二铵20kg,草木灰100kg。干椒品种一般株形紧凑,适于密植。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60Cm,小行距50cm,穴距25cm,每穴栽2~3株,每667m2可栽1.0万~1.5万株。定植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然后精细中耕蹲苗。门椒坐住后开始追肥灌水,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成熟。后期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果实开始红熟后,控肥控水。
4.采收。为提高干辣椒的质量和产量,应红熟一批采收一批,晒干一批。采收时必须从两面看果,确实充分红熟才能采摘。采收应在午后进行,采下的辣椒立即移至水泥晒场铺放干草帘上晾晒,日晒夜收,5~6d即可晒干。然后根据收购标准整理、分级、出售。采收大约可持续3个多月,共可采收8~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