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

题目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哪些情形?()

  • A、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 B、放纵依法可能判处2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 C、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责任的
  • D、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共犯论处的有( )。

A.明知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资金的

B.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许可证件的

C.明知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

D.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运输、仓储、保管等便利条件的

E.明知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


正确答案:ABCDE

 本题考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第2题:

甲是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听说工商局正要查处其表弟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案件,马上告诉其妻子,因为其妻子为乙通风报信,使乙逃避了工商局的处罚,则对于甲的行为我们应认定为()。

A.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B.构成包庇罪

C.构成徇私枉法罪

D.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参考答案:A

第3题: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应如何处罚?


参考答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4题:

公务员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规定查处的依刑法属于情节严重的是

A.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B.放纵贪污可能判处二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C.对三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

D.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E.国家和人民利益未遭受损失也未造成影响的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便利条件的,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 )。

A.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从犯论处

B.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共犯论处

C.给予行政处罚

D.给予民事处罚

E.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B 知识点:《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制售假药罪违法行为的认定

第6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查处职责,属于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 )。

A.放纵生产、销售假药犯罪行为的

B.放纵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

C.放纵依法可能判处2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D.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

E.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正确答案:ABCDE
ABCDE 知识点:《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7题: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假生产技术的以( )。

A.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B.生产伪劣商品犯罪论处

C.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论处

D.行政处罚论处

E.民事处罚论处


正确答案:A
A 知识点:《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制售假药罪违法行为的认定

第8题: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国家公务员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不履行法律规定查处,依刑法属于"情节严重"的是

A.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B.对三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

C.国家和人民利益未遭受损失,也未受到任何影响的

D.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E.放纵依法可能判处二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罪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下列属于不真正身份犯的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报复陷害罪 本套题来源: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重婚罪


正确答案:AB
AB【解析】刑法理论上将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的或者作为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身份犯又可分为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则犯罪就根本不会成立。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构成。如果行为人不具备该身份,犯罪也成立。如果行为人具备该身份,则刑罚的科处就比不具有该身份的人要加重或者减轻。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应予以从重处罚;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因而属于真正身份犯;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重婚罪,刑法并没有从重处罚的规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