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的方法及过程。

题目

简述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的方法及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7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试验结果中,可判断该固体废物为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A.浸出液pH=6.5
B.浸出液pH=9.5
C.液pH=7.0,硫化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浸出液pH=10.0,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答案:B,C,D
解析:
pH在6-9之外或经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排标准

第2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该固体废物为第2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 )。

A.浸出液ph=6. 5
B.浸出液ph=9. 5
C.浸出液ph=7. 0,硫化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浸出液ph=10. 0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答案:B,C,D
解析: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3第n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定义,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正确),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B、D正确)。

第3题: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相关原理。


正确答案:基本原理:小鼠骨髓瘤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可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抗体,而抗原免疫小鼠的脾细胞(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在体外无限增值。将两种细胞融合和就同时具有了无限增殖和分泌抗体的功能。过程:将上述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B细胞融合后,用含HAT(黄嘌呤(H)、氨基蝶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未融合的脾细胞因不能在体外无限增值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此黄嘌呤而死亡。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和克隆化建株,可获得能够产生某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第4题:

简述膜剂的制备过程及操作关键。


正确答案: 膜剂的制备过程:成膜材料胶浆的配制→加药物、附加剂等、匀浆(脱泡)→涂膜→干燥、灭菌→分剂量、包装。操作关键:脱泡。

第5题:

试写出固体废物浸出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称取100g干基试样,置于浸出容器中加水1L(包括试样的含水量),将瓶子垂直固定在振荡器上,振荡频率110±10次/min,振幅为40mm,在室温下振荡8h,静置16h,通过过滤装置分离固液相,过滤液于合适条件下贮存。

第6题:

(2016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液试验结果中,可判断固体废物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A.浸出液pH=6.5
B.浸出液pH=9.5
C.浸出液中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浸出液中总砷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答案:B,C,D
解析:

第7题: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铬时,制备浸出液所用浸取容器的材质为()

  • A、聚乙烯
  • B、塑料
  • C、玻璃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


正确答案:基本原理:小鼠骨髓瘤细胞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可无限增殖,但不能分泌抗体,而抗原免疫小鼠的脾细胞(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在体外无限增值。将两种细胞融合和就同时具有了无限增殖和分泌抗体的功能。
过程:将上述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B细胞融合后,用含HAT(黄嘌呤(H)、氨基蝶呤(A)和胸腺嘧啶核苷(T))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未融合的脾细胞因不能在体外无限增值而死亡,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不能利用此黄嘌呤而死亡。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和克隆化建株,可获得能够产生某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第9题: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汞的含量,哪种前处理方法较好?


正确答案:是溶解得重金属还是总的重金属含量?溶解得,加盐酸和重铬酸钾就行,如同配标准溶液,注意沉淀物;总的,需要消解,参考水样检测。

第10题:

利用固体废物制备各种新形态的物质,是消除固体废物污染、使大量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