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镀前划伤缺陷特征及产生原因。

题目

简述镀前划伤缺陷特征及产生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冷轧带钢边裂的缺陷特征及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缺陷特征:带钢边部有锯齿形裂口。
原因分析:
(1)热轧带钢边缘硬度过高。
(2)酸洗圆盘剪韧已饨,或者间隙未调整好,剪后存在毛刺,轧制后出现边裂。

第2题:

热镀锌钢板表面的划伤可以根据划伤是凸出表面还是凹进表面判断是镀前还是镀后的划伤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简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本题答案:回火时常见的缺陷有:
(1)回火后硬度过高。产生原因是回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重新按正确的工艺回火。
(2)回火后硬度不足。主要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出现这种情况应把工件退火后重新淬火。对回火有二次硬化现象的材料若回火温度偏低,也会导致硬度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按正确工艺重新回火。
(3)高合金钢容易产生回火裂纹。产生原因是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太快。防止措施是回火加热要缓慢,冷却也要缓慢。
(4)回火后有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回火温度在脆性温度区域,所以应避免在此温度区回火或更换钢号。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是回火后冷速太慢,回火后应快速冷却或选用含有钨、钼元素的钢材。

第4题:

欠酸洗缺陷特征是什么及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欠酸洗缺陷特征:带钢表面残留局部未洗掉的氧化铁皮时称为欠酸洗。上下表面呈横向条片状、灰黑色条纹,多出现于酸洗卷尾部和宽度方向的中部,严重时,带钢表面有浮灰。
产生原因: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组成、厚度、致密度的变化造成酸洗时间增加、带钢波浪度和镰刀弯较大使得起浪或弯起部分没有浸泡在酸液中通过、酸洗工艺条件或/和设备功能状况发生变化。

第5题:

冷轧钢带表面缺陷划伤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特征:
带钢沿轧制方向的直线凹状缺陷
原因:
1.各种导辊与带钢速度不一样
2.带钢与辅助设备异常接触
3.生产线设备有异物

第6题:

产生内壁划伤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 1、螺纹芯头自身有颗粒、拉道、砂眼;解决方法:更换螺纹芯头。
2、生产过程中崩齿;解决方法:更换螺纹芯头

第7题:

简述划伤缺陷特征。


正确答案:钢板表面呈现直而细、深浅不一的沟槽。平行于轧向,连续或断续,疏密不一,无一定规律,平整前划伤处较平滑,沟槽处颜色为灰黑色,平整后划伤,有毛刺,呈金属亮色。

第8题:

镀前划伤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镀前划伤产生的原因有;(1)原板划伤。(2)入口处矫直机辊面划伤。(3)入口段导板划伤。(4)入口活套划伤。(5)机组因为板形不好造成带钢跑偏划伤。(6)锌锅稳定辊划伤。(7)退火炉炉底辊结瘤或不转划伤。(8)入口双层剪划伤。

第9题:

简述热划伤缺陷。


正确答案:带钢表面沿轧制方向无规律的局部条状凹痕。产生原因是在高速、大轧制力状态下由于乳化液流量、压力不够,使变形区轧辊和带钢温度过高,或轧制油品油膜强度不够,造成带钢表面油膜破裂,带钢与轧辊直接接触产生轧辊划伤,并在带钢上造成划痕。

第10题:

简述压痕的缺陷特征?并根据缺陷特征判断其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消除方法?


正确答案:特征有核状、条状、翘皮状、碎裂状、横向压伤、铁屑状等。
产生原因:
(1)张减机成品机架轧辊表面粘有金属物,使表面形成凸块,压印在钢管表面上。
(2)结疤或其它异物压在钢管表面上的脱落。
(3)热态钢管在横向运输过程中的碰伤或划伤。
(4)热轧后钢管被横移装置或锯切装置碰伤、压印。
预防和消除方法:
(1)准确调整横移装置的运行轨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轧辊粘钢要及时更换或磨掉。
(3)合理调整冷锯压力。
(4)热轧线上的异物,铁耳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