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计算得到的内容。

题目

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计算得到的内容。

  • A、视距差
  • B、黑面读数
  • C、红面读数
  • D、高差中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数学《9+几》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山东省济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9+几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几”的计算方法;
(3)指导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掌握“9+几”进位加法的算理;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九加几的算理是什么,其中最关键的点是什么?
2.你是如何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凑十法”?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情境导入:老师昨天去超市买东西,看见超市的酸奶有促销活动,标签上写着“买9盒送4盒”,于是老师就买了9盒酸奶,那么老师一共得到多少盒酸奶呢?你们能帮老师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9+4,教师追问如何计算,顺势引出课题《9+几》。
(二)讲解新知
1.理解“凑十法”
小组活动: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五分钟时间讨论一下9+4如何计算,算出来一共有多少瓶酸奶?讨论结束后请小组派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
预设:一个一个数,9、10、11、12、13,一共13盒;
追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预设:从4盒酸奶中拿出1盒给9盒凑成10盒,10再加剩下的3盒就是13盒。
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接着板书凑十的思维过程:4可以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并说明这个方法叫做“凑十法”。



2.深化新知
小组活动: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教室左边各小组借助摆小棒的方式利用凑十法计算9+5,教室右边各小组借助摆小红花的方式利用凑十法计算9+7,并模仿板书写出凑十的思维过程。限时五分钟。
预设1:5可分为1和4,9加1等于10,10加4就等于14;
预设2:7可分成1和6,9加1等于10,10加6就等于16。
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
再次小组讨论,用完整的话总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计算9+几,先把另一个数减1,与9凑成10,再用10加上另一个数减去1剩下的数。
(三)应用新知
练习:开火车,说出下列式子的答案。



(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大家回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9加几相关的问题,并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九加几的算理是什么,其中最关键的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计算9加几,先把另一个数拆出1,与9凑成10,再用10加上拆分后剩下的数。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理解“凑十法”,9加几,就把这个几拆成1+另一个数,这个1与9相加凑十。
2.你是如何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凑十法”?
【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导入的基础上,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想办法算一算9+4。有部分学生能想到利用凑十的方法计算,他们给出答案后,我板书凑十法计算9+4的思维过程。接着再设置小组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利用教具亲身体验凑十法计算9+5或9+7的过程。然后讨论总结出凑十法计算“九加几”的普遍方法。这样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总结归纳等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能够加深理解。

第2题:

关于桥梁承载力检算系数,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检算系数Z1通过荷载试验结果确定
B:检算系数Z2通过荷载试验结果确定
C:荷载试验的校验系数取值越大,检算系数取值越大
D:通过计算应变校验系数和挠度校验系数的均值,并以此计算结果查表得到检算系数

答案:A,C,D
解析:
桥梁承载力检算系数Z1是根据桥梁技术状况、材质强度及自振频率的检测评定结果确定,Z2是根据荷载试验的校验系数确定;荷载试验的检验系数越大,结构的状况相对越差,检算系数Z2取值越小,修正后结构的实际抗力效应也越小;基于安全和相对保守的考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规定,取用应变校验系数和挠度校验系数中的较大者,查表得到检算系数Z2。

第3题:

请教管理学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管理学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计划:制定目标,确定行动组织:如何分配资源,包括人员的配备和组织结构的设计领导:激励和沟通控制:预防和纠正,保持不偏离主向
计划:制定目标,确定行动
组织:如何分配资源,包括人员的配备和组织结构的设计
领导:激励和沟通
控制:预防和纠正,保持不偏离主向

在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上,一些学者对管理的基本职能作出了不同的描述。20世纪初期法国工业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以下五种管理职能:计划(Plan)、组织(Organize)、指挥(Command)、协调(Coordinate)和控制(Control);另一个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除此以外,还有七项职能等观点,如美国的古利克在30年代提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等等。关于管理职能的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其简化为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如果你在旅行时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地,那么任何路线你都可以选择。由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某些目的,因此就需要有人来规定组织要实现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方案,这就是管理计划职能应做的工作。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活动从计划工作开始。具体来说,计划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在研究活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组织的业务活动是利用一定条件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条件研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内部能力研究主要是分析组织内部在客观上对各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和主观上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外部环境研究是要分析组织活动的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了解环境是如何从昨天演变到今天的,找出环境的变化规律,并据以预测环境在明天可能呈现的状态。

第二步,制定业务决策。活动条件研究为业务决策提供了依据。所谓业务决策,是在活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揭示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

第三步,编制行动计划。在确定了未来的活动方向和目标以后,还要详细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因此,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组织。再好的计划方案也只有落到行动中才有意义。要把计划做到行动中,就必须要有组织工作。组织工作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组合;谁向谁报告;以及各种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等等。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如下:

(1)设计组织。包括设计组织的机构和结构。机构设计是在分解目标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需要设置哪些岗位和职务,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岗位和职务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结构设计是根据组织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的特点,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员配备。根据各岗位所从事的活动要求以及组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特征,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机构的适当岗位上,使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承担。

(3)组织变革。根据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的变化,研究与实施组织结构、结构的调整与变革。

3领导。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人是组织活动中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管理的领导职能是指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成员,包括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等等,从而使组织中的全体成员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组织活动中去。

4控制。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既定计划的顺利进行,管理必须监控组织的绩效,必须将实际的表现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任何显著的偏差,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内容包括行动偏离目标和标准时对组织活动的纠正以及对目标和标准的修改和重新制定,后者是指当组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原来制定的目标和标准已不再适用。

控制工作过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三个步骤,控制不仅是对以前组织活动情况的检查和总结,而且可能要求某时点以后对组织业务活动进行局部甚至全局的调整。因此,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职能,他们分别重点回答了一个组织要做什么,怎么做,靠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做得怎么样等基本问题。管理各项职能不是截然分开的独立活动,它们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从管理职能在时间上的关系来看,他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对于一个新创建的企业往往图13管理的职能更是如此。然而,这种前后工作逻辑在实践中并不是绝对的,没有哪个管理者是周一制订计划,周二开展组织工作,周三实施领导工作,周四采取控制活动。这些管理职能往往相互融合,同时进行。没有计划便无法控制,没有控制也就无法积累制订计划的经验。人们往往在进行控制工作的同时,又需要编制新的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同样没有组织架构,便无法实施领导,而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

计划:制定目标,确定行动组织:如何分配资源,包括人员的配备和组织结构的设计领导:激励和沟通控制:预防和纠正,保持不偏离主向个人理解和概括,仅供参考
计划:制定目标,确定行动组织:如何分配资源,包括人员的配备和组织结构的设计领导:激励和沟通控制:预防和纠正,保持不偏离主向个人理解和概括,仅供参考
百度一下试试

第4题:

以下关于算理和算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算法是算理的具体化
  • B、算法以算理为理论依据
  • C、算法即计算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 D、算理与算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化工计算的内容: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设备选型三个内容。()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基于桥梁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得到的检算系数Z1为1.1,检算得到的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1.05。随后进行的荷载试验得到的检算系数Z2为1.0,则重新检算的桥梁承载力满足要求。( )


答案:错
解析:
检算系数Z1是对结构抗力效应的直接修正。根据题意,取用Z2重新检算得到的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应为1.05×1.1/1.0=1.155,不满足规范规定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应小于1.05时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判据,因此题述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7题:

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直接记录的内容。

  • A、视距差
  • B、黑面读数
  • C、红面读数
  • D、高差中数

正确答案:B,C

第8题:

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陔算的对象。( )


正确答案:×
【精析】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第9题:

将表格链接至外部数据时,以下哪种方法能实现将MicrosoftExcel引入表格?()

  • A、通过附着了支持的数据格式的公式
  • B、通过在Excel中计算公式得到的数据(未附着支持的数据格式)
  • C、通过在Excel(附着了数据格式)中计算公式得到的数据
  • D、以上说法均可以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梁柱相交时,相交部分的砼应()。

  • A、不计算
  • B、并入柱中计算
  • C、另列项目计算
  • D、并入梁中计算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