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禁食蛋白质B、口服乳果糖C、静滴精氨酸D、肥皂水灌肠E、补充支链氨基酸

题目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滴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50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 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 90g/L,WBC 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一),尿镜检(一)。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禁食蛋白质
B. 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考点]肝性脑病的诊治
[分析]患者有黄疸、蜘蛛痣、脾大、出血倾向,考虑肝硬化失代偿期,在呕吐、腹泻的诱因下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诊断应为肝性脑病。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査是检测血氨,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多伴有血氨升高。如果患者躁动不安,应慎用镇静药物。巴比妥类、苯二氮萆类镇静药可激活GABA/BZ复合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使用这类药物会加重肝性脑病,可试用异丙嗪、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治疗肝性脑病,不可用肥皂水灌肠,碱性环境有利于氨的吸收,会加重病情。

第2题:

男,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 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 90g/L,WBC 3.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限制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患者男,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Hb90g/L,WBC3.2×10/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1.本试题为临床综合分析判断题,考核肝性脑病的诊断。本病例特点:中年男性,呕吐、腹泻后出现意识障碍。查体:神情恍惚,巩膜黄染,蜘蛛痣,脾大,有出血点。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低。巩膜黄染,蜘蛛痣,脾大,有出血点,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低等表现支持肝硬化诊断。在本病基础上,呕吐、腹泻可诱发肝性脑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即为肝性脑病的症状。所以诊断首先考虑肝性脑病(A)。酮体阴性不支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尿糖仅(+),且强烈提示肝硬化,一般不考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C)。此外,无尿毒症及脑血管病提示,故不首先考虑尿毒症(D)与脑血管瘤(E)。所以正确答案为A。2.本试题为临床基本知识分析判断题,考核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本患者考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氨中毒。所以在备选答案中血氨(E)对肝性脑病诊断最有价值。本题难度适中。最多错误选择为肝功能(D),考生显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血氨升高。而肝功能变化只说明肝损害情况,是肝性脑病的基础,而不是肝性脑病的直接原因。所以D不是确定肝性脑病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4.本试题属于临床治疗方面的试题,考核肝性脑病合理用药问题。肝性脑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①消除诱因;②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禁食蛋白质(A);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和弱酸性物质灌肠,口服乳果糖(B)、硫酸镁;抑制细菌生长;③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的代谢紊乱:可应用谷氨酸钠、钾,精氨酸(C),支链氨基酸(E)等。肥皂水(D)为碱性溶液,可促进氨的吸收,加重肝性脑病。所以本题答案为D。本题难度适中。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氨代谢及氨与肝性脑病关系不清楚。

第4题: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2×10/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滴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第5题:

男性,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上肢穿刺部位有淤血斑。Hb90g/L,WBC3.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滴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共用题干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检查: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①患者巩膜黄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大,为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呕吐腹泻后出现意识障碍,说明已发生肝性脑病,故本例应诊断为肝硬化后肝性脑病(A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有糖尿病病史,血糖增高,尿糖和尿酮强阳性。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常>33.3mmol/L,血浆渗透压增高,尿酮常阴性。尿毒症多有长期肾脏病史,尿镜检阳性。脑血管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常伴四肢偏瘫等。②氨中毒学说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约90%的患者血氨增高,因此本例的诊断首选血氨测定(E项)。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检查均为一般性检查方法。腹部CT只在病情稳定后才作。③对于肝性脑病患者严禁使用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镇静剂,可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④肥皂水多为碱性溶液,可增加肠道氨的吸收,故肝性脑病患者严禁使用肥皂水灌肠(D项),可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为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乳果糖可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静滴精氨酸可促进氨的代谢,过去认为具有降氨作用,但现在认为无效。补充支链氨基酸可减少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第7题:

患者男,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10/L,血糖13.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脉滴注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第8题:

共用题干
男性,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检查: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①患者巩膜黄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大,为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呕吐腹泻后出现意识障碍,说明已发生肝性脑病,故本例应诊断为肝硬化后肝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有糖尿病病史,血糖增高,尿糖和尿酮强阳性。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常>33.3mmol/L,血浆渗透压增高,尿酮常阴性。尿毒症多有长期肾脏病史,尿镜检阳性。脑血管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常伴四肢偏瘫等。②氨中毒学说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约90%的患者血氨增高,因此本例的诊断首选血氨测定。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检查均为一般性检查方法。腹部CT只在病情稳定后才作。③对于肝性脑病患者严禁使用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镇静剂,可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抗胺药。④肥皂水多为碱性溶液,可增加肠道氨的吸收,故肝性脑病患者严禁使用肥皂水灌肠,可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为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口服乳果糖可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静滴精氨酸可促进氨的代谢,过去认为具有降氨作用,但现在认为无效。补充支链氨基酸可减少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第9题: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 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滴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布出血点,Hb90g/L,WBC3.22×10/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食蛋白质
  • B、口服乳果糖
  • C、静滴精氨酸
  • D、肥皂水灌肠
  • E、补充支链氨基酸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