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下哪些中唐诗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推崇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

  • A、李白
  • B、白居易
  • C、元稹
  • D、晏几道

正确答案:B,C

第2题:

中唐以后,以()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民间疾苦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


正确答案:元稹、白居易

第3题:

试述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原则。
在文与现实的关系上,白居易坚持生活是诗歌的源泉,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政治斗争,干预生活,因而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事”就是要反映人民的疾苦;“为时”就是要反映时代,揭露政教的弊端,以补救时弊。“事”与“时”都是指现实性。白居易推崇元稹的诗文,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深刻,贯穿了古人“六义”的精神。白居易的好诗是指能揭露批判黑暗现实,反映百姓疾苦的诗。   
白居易的“为事”“为时”也是为君、为臣、为民、为时、为事而作,他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兼济天下“,他不但提出写作要为政治服务,主动“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还将之付诸实践。

第4题:

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正确答案: (1)白居易继承了儒家的诗教理论,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文学对现实政治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他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此来实现他改变现实、革新政治的目的。
(2)怎样发挥诗歌的政教作用?白居易主张:其一,要发挥儒家“六义”传统,通过诗歌美刺来达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目的;其二,他把诗歌艺术当作向皇帝进谏的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其三、他主张要像古代那样设采诗官,使下情上达,促使统治者改革其弊政。
(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着眼于诗歌风雅比兴的传统,立足于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旨,对秦以来的许多诗人作了评价。
(4)白居易对诗歌政教作用的强调,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在中唐特殊的历史阶段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对诗歌抒写情感的特点则认识不足,故对古代诗人的评价也有许多片面之处。

第5题:

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他的诗歌理论的长处与缺憾。


正确答案: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作,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提出了“为时”、“为事”而作的观点,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所谓“为时”“为事”就是主张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苦难,揭示时政的弊端。它鲜明地指出了文学应当积极地干预现实,为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为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他主张讽刺诗要写得激切、直率,要大声疾乎揭露弊政,为民请命。这种观点主张文学创作要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社会,加强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白居易诗论也有其弊病,主要表现在:(1)过分强调了诗歌的针砭时弊的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甚或有意排斥和否定的审美娱乐功能,否定诗歌的艺术性,对历史上一些优秀诗人的名篇名句,如谢兆的“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样千古名句,也斥之为“嘲风月、弄花草而已”,实在太偏激了。(2)他要求诗歌要“救济人病,裨补时缺”,因此,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否定了诗歌要用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诗歌岂能不枯涩干瘪,缺乏丰满的艺术形象,他自己的少数诗歌就不能不说有这种缺点。(3)在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籍,主张“其言直而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必然诗歌直白浅露,他的少数诗歌就正有这种缺憾,不能不说这是与他的诗歌理论有关。

第6题:

中唐时期,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民间疾苦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


正确答案:元稹

第7题:

论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理论。


正确答案: (1)白居易坚持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他认为通过考察古代诗歌的创作实际,可以知道:现实生活触发了人们的情感,引起了诗人的感触,于是才会有诗。
(2)白居易认为文学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现实生活,而必须是现实时事政治。他自己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为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3)白居易还要求诗歌反映民生疾苦,这一主张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为后代诗歌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
(4)白居易的这一理论是对古代儒家尚用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诗论中的斗争性和人民性特点,则超越了儒家的论诗准则,具有新的理论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

第8题:

《与元九书》中体现了白居易哪些诗歌理论
1、在文与现实的关系上,白居易坚持生活是诗歌的源泉,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政冶斗争,干预生活,因而提出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的原则:“文章合为时崦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在诗歌的作用上,白居易结合诗歌的特性,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出诗歌应发挥其“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泄导人情”的看法,并肯定了现实意义。   
3、在强调诗歌的内容政治性的基础上,界定了诗歌的内涵,指出了诗歌的艺术特点: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和真实性。   
4、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强调内容和形式要统一。

第9题: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长文《()》中,文章中说:“诗者,根(),苗言,华声,实()。”强调的重点是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


正确答案:与元九书;情;义

第10题: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要点和得失


正确答案:白居易在总结前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
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的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唯歌生民病”等口号;
二是提出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进步意义表现在:强调了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