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

题目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参考答案:①疼痛:胸痛为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至数天。多无诱发因素,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等伴随表现。②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若表现为频发、多源性、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且有RonT现象,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③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时可有血压下降,若疼痛缓解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应考虑发生了休克。④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最初几天内发生,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功能显著减弱及室壁运动不协调所致。⑤胃肠道症状:疼痛时常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和肠胀气等,部分患者出现呃逆。⑥其他坏死心肌组织:吸收可引起发热、心悸等。

第2题:

试述急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及外用药治疗原则。


本题答案:急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及外用药治疗原则如下。(1)临床症状:①皮损呈多形性,患处潮红,轻度肿胀,其上有多数粟米大小的丘疹和小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②无一定好发部位,但以头面部、四肢远端、手足、阴部等多见,多呈对称分布;③易反复发作而演变为亚急性或慢性;④自觉瘙痒或灼热感。(2)外用药治疗原则:①红斑丘疹无渗出者用洗剂或乳剂;②糜烂渗出者应消炎、收敛止痒,用溶液作湿敷,渗出少者用乳剂、糊剂等。

第3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参考答案:(1)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2)心室壁瘤。(3)心肌梗死后综合征。(4)栓塞。(5)心脏破裂。

第4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溶栓疗法系从静脉或冠脉内注入溶栓剂,以溶解冠脉中的血栓,使冠脉再通。其原理基于以下各点:
①冠脉内血栓引起阻塞是透壁AMI的常见原因。
②冠脉阻塞后最初数小时如能获得再灌注,可以挽救缺血心肌。
③溶栓剂如尿激酶等可以溶解冠脉内血栓,使血管再通.故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两者统称心肌再灌注疗法。

第5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紧急处理。①疑为急性心肌梗死者,立即平卧休息,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2~5升/分。②镇静止痛。③硝酸甘油0.5mg含化,可反复使用。④利多卡因5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4mg/min,预防和消除心律失常。⑤心电监护,注意心律失常的出现,并及时处理。⑥有条件立即行静脉溶栓治疗。
(2)严密观察病情。①并发症的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非常重要,血压降低、脉搏增快提示可能发生休克;脉律改变,可能发生心律不齐;呼吸频率太慢,可能为吗啡中毒。②预后的评估。③溶栓治疗的监测:血压、心电图、出血并发症和神经系统体征、血清CK及同工酶、药物不良反应。
(3)减轻疼痛:根据医嘱及时使用止痛剂。给予氧气吸入,使氧分压升高,氧气更容易扩散到缺血的心肌层,同时有助于止痛。
(4)休息和活动:急性期12小时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小时内可鼓励患者在床上行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就可在病房内走动;第4~5天,逐步增加活动直至每天步行100~150m。
(5)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进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
(6)饮食护理:发病第一天进流质,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可减少心脏的需氧量。
(7)排便护理:由于卧床休息,进食流质饮食,患者常发生便秘,而且患者常不习惯在床上使用便盆,因此需每天协助患者安全排便。
(8)PTCA术后护理:卧床休息6小时,穿刺的腿部保持伸直,穿刺部位用砂袋压迫;术后4小时每30分钟观察1次生命体征,然后改每天测4次;每天记录心电图;术后立即抽血查血中CPK浓度,然后每8小时监测1次,共2次。
(9)做好健康教育。

第6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


正确答案: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为:(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或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系由坏死物质引起。(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组织刺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常为心室颤动先兆。(5)低血压和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约20%的病人发生休克。(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为32%~48%。

第7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症状。


答案:
解析:
(1) 胸痛(2)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3)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4) 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 低血压或休克。(6) 心力衰竭。

第8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1)主要症状:疼痛、全身症状(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2)心脏体征:心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大多增快,少数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听诊时房性奔马律,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3)其他: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第9题:

()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临床症状。

  • A、心绞痛
  • B、急性心肌梗死
  • C、心律失常
  • D、心跳过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系由坏死物质吸收引起。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组织刺激以及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以24小时内为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早为频发、成对出现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时,常为室颤先兆。
(5)低血压和休克:收缩压低于10.6kPa(80mmHg),尿量每小时少于20mL,即为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发生。约20%的病人发生休克。休克常由于低血容量亦可由于心肌广泛坏死(40%以上),心排出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为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