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洛阳城

题目

东汉洛阳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周初年设成周于此,东周时为都城。东汉都城是在东周都城基础上修建。北宫布局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城中及城外的“市”已是用于商业贸易的地方。北靠邙山,南临洛河。所处地理环境便于成为商业都市。南北宫间有架设于空中复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各中国古代城市中,哪些城市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的()

A.曹魏邺城
B.西汉长安城
C.东汉洛阳城
D.南朝建康城
E.蜀汉成都城

答案:B,D
解析:
西汉长安城由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布局不规则;南朝建康城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位于秦淮河入长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2题:

曹魏明帝曹睿效仿邺城“三台”在洛阳城(今汉魏洛阳城)西北角修建了什么建筑?()

  • A、铜雀台
  • B、金墉城
  • C、灵台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

B、相国寺

C、大理寺

D、白马寺


正确答案:D

第4题: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描写蜀地的风光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永宁寺是()时期洛阳城内最大的佛教寺院。

  • A、东汉
  • B、西晋
  • C、北魏

正确答案:C

第6题:

以下各中国古代城市中,( )城市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的。

A:曹魏邺城
B:西汉长安城
C:东汉洛阳城
D:南朝建康城

答案:B,D
解析:
西汉长安城由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布局不规则;东汉洛阳城的空间布局是以宫城为中心,市署官署布列于轴线两侧为传统布局;曹魏邺城是一个推陈出新的产物,以别具一格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古代城镇建设的舞台,空间结构多从军事着眼,既巩固政权又反映严格的礼制传统,曹魏邺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座较为全面反映《周礼.考工记》记载的王城营建制度的城市;南朝建康城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位于秦淮河入长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

第7题:

东汉时期城址中,有“九六城”之说的是()。

  • A、长安城
  • B、洛阳城
  • C、咸阳城

正确答案:B

第8题:

宋代洛阳城是十分重要的城市,它是北宋的西京城。洛阳城的主体沿用了()的结构。

A.隋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参考答案:D

第9题:

洛阳城


正确答案: 西周朝初期,曾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处营筑“成周”城,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诸朝均在此建都,但又分别在初平元年(190)、永嘉五年(311)、元象元年(538)三此被毁;隋唐时的洛阳城便西移至今洛阳市区一带。自1962年以来,陆续在此开展工作。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监督。现知全城平面呈纵长方形,共有12个城门24条主要街道,其中通过南墙平阳门的街道是最主要街道,其南端两次建有灵台(观天象之高台建筑)、明堂、辟雍(二者本为一种礼制建筑,乃下圆上方、周围圜水的四面设堂、室的高台建筑,东汉一分为二,后人释辟雍为天子所设之大学)和太学(国学,隋后称国子监),但并非中轴线。街道宽20~40米,每条街道分成三股,一般人只能使用左、右股。主要宫殿有南宫和北宫,均作纵长方形,南宫“面郊后市”,北宫的德阳殿“周旋容万人,殿高二丈”,规模宏伟,两个相隔1里,有复道相连。城有三市,惟金市在南宫西北,其他二市在东郊和南郊,不和“面朝后市”。北宫西侧有皇家园林濯龙园,东侧有永安宫和太仓武库等,布局与曹魏邺城相近。
北魏洛阳城仍利用汉晋的城墙,但内部有所改进:
1、废南北两宫制度,建单一宫城,但有“陌”把它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为寝宫,南为朝会之处。宫城城墙南门与城墙南门对直的铜驼街两侧,设太社、太庙和太尉府、司徒府等。
2、城北建军事性的堡垒金墉城,控制全城的制高点;同时在北城墙外壁设置许多墩台,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后世的“马面”。
3、禁苑华林园设在宫城北。
4、在汉晋旧城外建设“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郭城,并划分为320个坊,进行管理;旧城成为内城。5、作为工商业区的“市”全部设在内城以外,并非“面朝后市”。

第10题:

我国内地古代城址中最早的马面实物见于()。

  • A、东汉洛阳城城
  • B、魏晋洛阳城
  • C、北魏洛阳城

正确答案:A